39健康

夏天为什么身体黏糊糊的

郭绣 全科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夏天身体黏糊糊的可能是汗腺分泌旺盛、环境温度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

1、汗腺分泌旺盛

在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比较快,体内的水分和汗液会通过皮肤蒸发,如果此时饮水过少或者出汗过多,就会导致身体内的水分不足,从而出现身体黏糊糊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量饮用温水,也可以适量食用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

2、环境温度过高

如果长期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也会使身体的代谢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到阴凉处休息,也可以适量饮用温水,能够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原因所致,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导致身体部位的汗腺分泌异常增多,从而引起身体黏糊糊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4、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的环境温度和条件下,局部或全身皮肤的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多汗症可能与遗传、药物、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出汗异常增多的情况,还会伴有皮肤红疹、红斑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化铝溶液、明矾溶液等药物来止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身体代谢活动加快,患者会出现易激动、烦躁失眠、怕热多汗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碘-131放射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身上总是黏糊糊的

身上总是黏糊糊的,多考虑是不注意个人卫生引起的,也不排除与饮食不佳、湿气过重、气血不足、上火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不注意个人卫生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更换衣物或不及时洗澡,可能会导致汗液堆积,从而引发身体异味。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

2、饮食不佳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长时间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湿热过盛,从而引发身体出汗多、黏糊糊的现象。建议患者适当调整个人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3、湿气过重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或平时运动量过少,可能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从而影响个人的新陈代谢,导致汗液分泌过多,出现身体出汗多、黏糊糊的情况。建议患者适当调整个人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能够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4、气血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不良的情绪或过度熬夜,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从而影响体内血液循环,导致体内湿气过重,也会出现身体出汗多、黏糊糊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阿胶、红枣等。

5、上火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或者是经常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上火,从而引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多、黏糊糊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上火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的风险。如果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出汗后身体黏黏糊糊的怎么回事

出汗后身体黏黏糊糊的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气虚、湿热内蕴、脾虚、肾虚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平时运动量比较大,会导致身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在出汗后会导致身体内的水分过多流失,从而出现身体黏黏糊糊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

2、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的症状有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出汗等,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湿热内蕴

湿热内蕴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体内,导致脏腑经络运行受阻,患者会出现身体黏腻、大便黏腻、舌苔黄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脾虚

脾虚是指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脾病。脾虚的症状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肾虚

肾虚是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发凉、畏寒、精神萎靡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