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乱了说明什么

吴嗣 精神心理科
咸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心乱了一般是指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较短,则可能是正常现象,若长期存在则可能提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

1.正常现象:部分人群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如亲人离世、考试失败等,可能会导致情绪过于激动,从而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不需要特殊治疗。

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应激事件刺激所致。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并且还会伴有思维迟缓、兴趣减退以及精力下降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焦虑症:焦虑症通常是由心理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担忧和恐惧的情绪状态,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神经生物机制异常造成的。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睡眠困难、过度担心的症状,需要遵从医嘱服用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治疗。

4.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患病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境不稳定、思维奔逸、冲动控制力丧失等症状,可以遵照医嘱服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治疗。

5.其他疾病:除上述常见疾病外,还可见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怖性障碍等疾病也可引发此症状,需积极就医鉴别。

建议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024-01-2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心乱怎么办
心乱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放松音乐疗法、瑜伽、心理咨询等方法来缓解。若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1.冥想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驱赶,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每天坚持冥想 15 到 20 分钟,让自己远离外界干扰,专注当下,减轻焦虑和压力。 2.深呼吸练习 坐在舒适位置,挺直腰背。慢慢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膨胀,再缓缓呼气,感受腹部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缓慢、深沉。紧张时进行深呼吸,可降低心跳速度,缓解不安感,每次练习可进行 5 到 10 分钟。 3.放松音乐疗法 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钢琴曲或自然声音,有助于放松身心,减少压力。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并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每次10-20分钟,可每天进行多次。 4.瑜伽 学习猫牛式、下犬式等瑜伽体式。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练习,调整呼吸节奏与体式配合。每周进行几次瑜伽练习,每次 30 分钟到 1 小时。通过瑜伽释放紧张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可提升身体柔韧性和平衡力。 5.心理咨询 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会通过倾听患者烦恼、分析思维模式等方式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每个月进行咨询,以获得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除了上述方法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例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都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慌心乱吃什么药好
心慌心乱吃什么药好一般要根据原因来决定,常见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低血糖等。 1、饮食不当 若患者大量饮用含有咖啡因的浓茶、咖啡等饮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心率增快、心慌、心乱等症状。患者此时无需服用药物,停止饮用浓茶、咖啡等饮料,并多喝些温水促进代谢,有助于缓解症状。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若患者平时容易出现情绪紧张、过度焦虑等不良情绪,就容易使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失调从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慌、心乱、胸闷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同时辅助药物治疗,其中常用的药物有谷维素,来调节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镇静安眠药。患者还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瑜珈等,有助于放松心情。 3、低血糖 当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者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时,即可判断为低血糖,临床表现包括心慌、心乱、震颤、出汗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昏迷、精神异常等症状。轻中度低血糖的患者可通过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来缓解症状,例如糖水、糖果、巧克力等,症状较重的需要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如果合并癫痫,则还需要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如苯妥英钠,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