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药中可能含有苯海拉明、右美沙芬、异丙嗪、可待因、阿莫西林等药物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引起嗜睡的副作用,导致犯困。这是一种正常的药物反应,不必过于担心,但也要注意避免在需要保持清醒的情况下使用。
1.苯海拉明
苯海拉明为抗组胺药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但同时也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嗜睡。苯海拉明常用于治疗感冒、过敏等引起的症状,如晕车、呕吐等。患者可口服给药,成人每次30-40mg,每日不超过75mg。
2.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是一种非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效果。由于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镇咳可能会掩盖痰液粘稠或气道阻塞等问题,因此可能导致痰液无法顺利排出,进一步加重病情。本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干咳。口服,成人一次150mg,一日3次。
3.异丙嗪
异丙嗪属于抗组胺类药物,能够竞争性地拮抗组胺受体,从而起到止痒的作用。异丙嗪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以会引起犯困的现象。异丙嗪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也可用于晕动症的防治。口服,成人常用量:抗组胺,一次25~50mg,必要时每4小时1次;镇吐,乘车、船、飞机前0.5~1h服用。
4.可待因
可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能抑制咳嗽中枢,故有较强的镇咳作用。镇痛和镇静作用较吗啡弱,一般不作为止痛药使用。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戒断症状。本品可用于治疗剧烈持久性干咳,口服,成人一次15~30mg,一日30~90mg。
5.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若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则炎症因子刺激会导致机体出现发热、乏力的症状,当用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此时就会出现犯困的情况。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儿童按体重计算。
建议患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服用咳嗽药期间,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