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王向望 中医内科
沈阳武警医院 三甲
咨询

上热下寒可以吃交泰丸、乌梅丸、防风通圣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上热下寒一般是指上部有热,下部有寒的病症。

1、交泰丸

交泰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生川连、肉桂等,具有引火归元、升降阴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心烦不寐、口舌生疮、口臭、小便短赤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交泰丸中的生川连大苦大寒,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脾胃,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

2、乌梅丸

乌梅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乌梅、黄连、干姜、桂枝等,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腹痛、腹胀、下利、食少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乌梅丸中的乌梅、黄连、干姜等药物,性质偏于寒凉,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3、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等,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防风通圣丸中的大黄、芒硝等药物,性质偏于寒凉,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4、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等,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匮肾气丸中的地黄、山药等药物,性质偏于寒凉,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5、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等,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桂附地黄丸中的肉桂、附子等药物,性质偏于温热,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的症状。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0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