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岁的人经常出现心烦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更年期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心理压力过大:如果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或者学习,则可能会使自身长时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下,从而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的情况发生。此时则可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等症状,并且也会伴随心情烦躁的现象发生。若症状较轻可通过适当休息以及改善工作方式等方式进行缓解。必要时也可配合医生通过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来治疗。
2.焦虑症:该疾病属于一种精神性类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伴有莫名恐惧感、坐立不安等症状发生。临床上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当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则会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所以会使患者出现失眠、情绪激动等情况发生。对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4.更年期综合征:常见于女性人群,在绝经前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明显,就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而引发上述情况。若还伴有严重的躯体不适症状,则应遵医嘱口服替勃龙片、谷维素片等调节内分泌药物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疾病,常会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多种不适现象。一旦确诊后需要及时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成形术等。
除此之外,也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建议积极就医处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