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茯苓与黄芪泡水的功效作用

杨伟宁 中医内科
株洲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茯苓与黄芪都是中药材,两者一起泡水喝具有利尿消肿、健脾益胃、补气升阳、安神定志以及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

1.利尿消肿:由于茯苓和黄芪都属于利水的药材,所以患者适量饮用后能够起到消除水肿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腹胀浮肿等症状。

2.健脾益胃:因为茯苓归心经和脾经,而黄芪也归脾胃经,所以将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可以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若患者存在食欲不振、食少久泻等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用上述两味药共同煎煮服用,通常有较好的效果。

3.补气升阳:此外,由于茯苓归心经和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而黄耆则有益卫固表、托毒排脓、补气生津的作用。因此对于经常感到疲劳乏力的人群而言,适当饮用此茶包还可以辅助改善不适症状。

4.安神定志:其中茯苓还具有养心安神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现失眠多梦、惊悸不安的情况,则可遵医嘱搭配该组合泡水喝进行调理。

5.促进新陈代谢:除此之外,这两种药材均有利尿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机体内的毒素垃圾排出体外,进而达到预防肥胖、美容养颜等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饮用茯苓与黄芪泡的水,对上述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另外,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服。若想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建议到医院就诊并咨询医生,以免盲目用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2024-01-0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山楂茯苓黄芪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茯苓黄芪泡水可用于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利水、补气升阳、活血化瘀以及降血脂的功效。由于山楂、茯苓、黄芪都属于中药材,使用时需谨慎,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1.消食化积 因为山楂、茯苓和黄芪都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增加胃肠道蠕动,进而达到消食化积的目的。对于食欲不振、腹胀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将三者适量泡水饮用。 2.健脾利水 茯苓有利尿作用,而山楂和黄芪则能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适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上述药材泡水代茶饮。 3.补气升阳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而山楂和茯苓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可以协同发挥补气升阳的效果。对于气虚引起的乏力、自汗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可用上述药材配伍煮汤或煎服。 4.活血化瘀 山楂味酸入肝经,能行气散结,茯苓归心经,可祛湿通络,两者合用可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情况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患者可适当食用上述食物以促进病情恢复。 5.降血脂 由于山楂含有脂肪酶,茯苓中的多糖体也能降低胆固醇,因此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而言,常喝山楂茯苓黄芪水能够起到较好的调理效果。但需注意不宜过量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山楂茯苓黄芪泡水具有多种功效,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此外,对于存在消化道出血的人群而言,应避免大量摄入山楂,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症状。
黄芪桑叶茯苓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桑叶茯苓泡水喝具有补气固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等功效与作用。由于黄芪桑叶茯苓属于中药材,若需要长期服用,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补气固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修复受损组织来达到补气固表的效果。适用于自汗、乏力等症状。可将黄芪与其他中药配伍成方剂服用。 2.清热解毒 桑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从而发挥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病症。可用鲜嫩桑叶煎汤代茶饮或捣烂敷于患处。 3.利水消肿 茯苓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同时还能降低血浆渗透压,减轻水肿症状。对于肾炎引起的浮肿有一定缓解作用。可通过饮用茯苓茶或煮汤食用进行调理。 4.健脾养胃 茯苓归心经和肺经,具有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可制成茯苓饼或加入粥中食用。 5.生津润燥 桑叶入肝经,有疏风散热、平抑肝阳之效,能辅助缓解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心烦口渴、咽干舌燥等不适。对于阴虚内热所致的上述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用水煎服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材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此外,由于黄芪桑叶茯苓都属于滋补类药材,因此外感发热患者不宜用黄芪桑叶茯苓泡水喝,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