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滴剂不小心连壳吃可以吗

2024-05-10271人阅读
王骥

王骥 三甲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 营养科

维生素D3滴剂一般指维生素AD滴剂。通常情况下,维生素AD滴剂不可以连着外壳一起吃。

维生素AD滴剂是一种西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其中维生素A具有维持暗适应、促进眼内细胞外液清澈透明等作用;而维生素D有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以及调节血钙水平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将外壳也一并吞下,则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因此,在使用此药物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避免私自盲目增加药量或者减少药量的情况发生,以免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对于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是不建议使用的,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不适症状。若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维生素d3滴剂不小心滴了好几下怎么办
维生素D中毒、腹泻、肾结石、高钙血症、血液凝固异常等疾病可采取维生素D中毒、...、血液凝固异常治疗。 1.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通常是因为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导致体内钙质积累过多。轻度中毒可通过停止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缓解症状;重度中毒则需及时就医,并可能需要通过透析疗法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来控制病情。维生素D中毒是由于长期大量摄取维生素D所致,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紊乱、骨骼异常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停用含维生素D的保健品,并增加饮水量以促进排泄。 2.腹泻 如果只是单纯的维生素D3滴剂误食过多引起的轻微腹泻,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即可。对于因维生素D3滴剂服用过多而引起的一般性胃肠道不适反应,可以通过适当休息以及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得到缓解。 3.肾结石 肾结石的发生与尿液中草酸钙结晶形成有关,因此,若患者存在维生素D代谢障碍,可能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可遵医嘱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别嘌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能溶解尿中的钙盐,从而达到预防肾结石的目的。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盲目服药。 4.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维生素D中毒可能导致钙吸收增加,进而引发高钙血症。此时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降钙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鳗鱼降钙素鼻喷雾剂等。上述药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分解,降低血钙水平。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头痛等。 5.血液凝固异常 维生素D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会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对此,可以配合医生采取抗凝治疗的方式改善,比如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上述药物均属于抗凝血药物,能够起到抗凝的效果,从而预防血栓形成。但是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以免发生出血倾向。 在处理维生素D3滴剂误服过多的情况时,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补钙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有必要,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应对此类情况。
维生素d3滴剂的作用
维生素D3滴剂通过促进钙质吸收来维持正常骨骼健康、预防佝偻病,并且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贫血的作用。使用维生素D3滴剂前,应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合理用药。 1.促进钙质吸收 维生素D3能够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下述双羟化酶活力,使前体物质转变成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质吸收。通过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来支持正常的骨骼生长和发育。适用于预防佝偻病、骨软化症等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 2.维持正常骨骼健康 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维持血浆中钙磷浓度的稳定,进而促进新骨形成和钙盐沉着,达到维持正常骨骼健康的目的。对于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3滴剂以满足日常需求。 3.预防佝偻病 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粘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以及肾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液钙、磷浓度,健全骨骼。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适合于婴幼儿及儿童阶段人群使用。 4.增强免疫功能 维生素D3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增加Th17/Treg比值,抑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进而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对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易感个体,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3滴剂进行干预。 5.改善贫血 维生素D3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3滴剂。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3滴剂不宜长期过量使用,以免引起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此外,高钙血症、维生素D增多症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