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若患者出现心率46次/分钟的情况,则属于心动过缓。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等不良后果。
临床上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较多,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发性疾病,以及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引起的迟钝型心律失常均可诱发该情况的发生。此外,低温环境、过度劳累等因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发生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会导致心脏射血减少,从而无法为其他脏器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等不适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引发黑矇、晕厥等情况,并且由于长期低灌注,还可对各器官造成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建议心动过缓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等进行治疗。必要时还需通过手术改善心动过缓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