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共有32颗牙齿,分别是乳牙20颗、恒牙28-32颗、智齿9-12颗、乳牙拔除后会长出新的恒牙。
1、乳牙20颗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组牙,通常在儿童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萌出。乳牙一共有20颗,分别是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乳侧切牙。在儿童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萌出。乳牙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咀嚼和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乳牙萌出时,儿童可能会有流口水、发音不清、咬衣服、吮吸手指等表现。在乳牙萌出后,建议家长为儿童准备磨牙棒、牙胶等磨牙工具,以促进牙齿的生长。
2、恒牙28-32颗
恒牙是人的一种生长发育现象,一般在儿童6岁左右,恒牙开始逐渐萌出,并陆续萌出其他的牙齿,一般在14岁左右,恒牙与乳牙基本完全替换。因此,正常人一共有28-32颗恒牙。恒牙可以有效维持牙齿的咀嚼功能,并且还可以辅助发音,如果恒牙出现损坏,可能会影响咀嚼功能,并且还可能会影响发音。建议家长在儿童换牙期间,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齿。
3、智齿9-12颗
智齿是人的第三磨牙,一般在青春期后萌出,部分人群在成年后也可能萌出,一般在16-30岁之间萌出。由于智齿的萌出空间不足,常导致阻生,从而可能引起智齿冠周炎,导致局部牙齿疼痛、牙龈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如果智齿正常萌出,并且没有引起不良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将其拔除。
4、乳牙拔除后会长出新的恒牙
人的一生会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一般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萌出。乳牙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咀嚼和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乳牙拔除后,会有新的恒牙长出,通常在14岁左右长齐。如果恒牙出现损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果恒牙出现龋坏,需要进行补牙治疗;如果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如果出现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错位等情况,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矫正治疗。
5、新的恒牙刚长出来时是不整齐的
由于儿童的饮食过于精细,缺乏咀嚼锻炼,恒牙长出来后可能会出现不整齐的情况。建议让孩子多吃坚果、骨头等硬度大的食物,刺激颌骨的发育,促进恒牙的生长。如果孩子的恒牙已经出现龋坏,需要进行补牙治疗;如果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如果出现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错位等情况,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