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喝生脉饮不能吃什么水果

李若 中医内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生脉饮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喝生脉饮不能吃温燥的水果、酸性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寒性水果、活血化瘀类的水果等。

1、温燥的水果

温燥的水果有桂圆、荔枝、榴莲等,这些水果性温热,容易助长体内热邪,与生脉饮的药效相冲,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酸性水果

酸性水果有山楂、橘子、柠檬等,酸性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会与生脉饮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影响药物效果。

3、含糖量高的水果

含糖量高的水果有西瓜、甘蔗、葡萄等,生脉饮具有补气的作用,如果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可能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4、寒性水果

寒性水果一般有山竹、梨子等,此类食物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食用后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从而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5、活血化瘀类的水果

如山楂、黑枣等。这类食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生脉饮同食会影响药效发挥。

另外,建议患者在服用生脉饮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肥肉、辣椒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两周左右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2023-09-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生脉饮什么人不能喝
生脉饮不建议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特禀体质和瘀血质的人群饮用,因为这些体质的人群可能因该药物而加重体内的寒湿或痰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对某些体质有益,但并不能替代医生的治疗,也不能直接治疗疾病。 1.阳虚质 阳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推动气血运行,从而导致身体机能衰退。而生脉饮中的黄芪、党参等中药具有补益中气的作用,可能会进一步耗伤阳气。因此,阳虚质的人群不宜饮用生脉饮,以免加重阳虚的症状,如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 2.痰湿质 痰湿质的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失调,易产生痰浊和湿邪,进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生脉饮中的麦冬、五味子等药材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容易助湿生痰,使痰湿质患者的症状加重。此类人群长期服用可能引发或加重肥胖、乏力等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 3.气郁质 气郁质的人群多因情志不畅,导致脏腑气机郁滞,进而引起气血津精输布障碍。生脉饮中的药物成分可敛肺止咳、养心安神,对于气郁质患者而言,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类人群若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胸闷、失眠多梦等情况。 4.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是指先天禀赋异常或者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而表现出的一种个体差异。生脉饮中的某些中药材可能与特禀体质者的生理特点相冲突,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后果。使用后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现象发生。 5.瘀血质 瘀血质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在经络内凝结而成的病理产物。生脉饮中的药物成分有可能会妨碍血液循环,加重瘀血质的症状。该类患者可能出现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等症状,此时饮用可能加剧上述症状。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避免盲目进补。此外,还应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什么情况不能喝生脉饮
外感表实者、脾胃虚弱者、糖尿病患者、对成分过敏者以及儿童及孕妇禁用生脉饮。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不适症状并无治疗作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外感表实者 外感表实者是指感受风寒或风热等外邪,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的人群。生脉饮中的黄芪、党参等中药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此时服用可能加重病情。上述人群若饮用可能会导致体内湿邪滞留,进而引起痰多、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 2.脾胃虚弱者 脾胃虚弱者由于长期饮食不当或者过度劳累等原因所致,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生脉饮中含有麦冬、五味子等药物,这些药物性微寒,易伤阳气,脾胃虚弱者使用后会加重病情。此类人群如果盲目摄入该药,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胃运化功能,使脾失健运,从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是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血糖代谢异常,容易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的症状。生脉饮中含有的糖分较高,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喝生脉饮会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还可能导致血糖持续升高,甚至诱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4.对成分过敏者 对成分过敏者表示机体接触到特定物质时会发生超敏反应,如口服生脉饮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这类人群若不慎误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现象,危及生命健康。 5.儿童及孕妇禁用 儿童及孕妇禁用是因为生脉饮属于一种滋补类的中成药,而儿童年龄较小,体质较弱,无法耐受其大补特性;孕妇则需慎用以防影响胎儿发育。上述人群若擅自用药,可能会因药物毒性作用而导致流产、早产等情况发生,严重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