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畏 三甲
益阳市中心医院 - 内分泌科
钠偏低可能是饮食不当、呕吐、腹泻、利尿治疗以及服用相关药物导致的。如果患者因长期进食不足或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发生。此外,若存在消化系统疾病如幽门梗阻、肠瘘等影响到正常的摄入和吸收功能时,也会引起该情况。
1.饮食不当: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度节食减肥,或者是有厌食、暴饮暴食等情况时,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的钠离子水平下降,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并且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呕吐: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出现了胃肠炎、急性肝炎等疾病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等。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腹泻:通常是由于不洁饮食等因素造成的,容易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排便急迫感、水样便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补液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使电解质紊乱而诱发上述现象。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改善。
4.利尿治疗:若本身患有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在平时如果有大量出汗、剧烈呕吐、频繁腹泻等原因,都会因为利尿的作用而导致体内的钠元素减少。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剂量来缓解症状。
5.服用相关药物:比如氢氯噻嗪片、吲达帕胺缓释片等,主要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应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原因有关,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稀释血液浓度,也可以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效果不佳,则需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