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红蛋白107怎么补

李演全 血液科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数值为120-160g/L,女性的数值比男性低8%-10%,即在110-150g/L。如果患者经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为107g/L,则属于轻度贫血,建议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进行补充。

1.调整饮食:若患者的血红蛋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所导致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木耳等,对于纠正贫血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服用药物:当患者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补充,比如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应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

3.输注血液制品:必要时也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将全血或浓缩红细胞输入体内,以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4.其他:部分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输血治疗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此外,如果是因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原因所致的血红蛋白异常,还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好护理措施,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定期复查。

2023-12-0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孕期血红蛋白107

孕期血红蛋白107g/L,属于轻度贫血,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铁元素缺乏、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1、营养不良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注意营养均衡,导致身体缺乏营养,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同时,孕妇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增强抵抗力,有利于改善营养不良的情况。

2、铁元素缺乏

怀孕期间,孕妇对铁元素的需求量会增加。如果孕妇没有及时补充铁元素,可能会导致体内铁元素缺乏,从而引起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硫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孕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3、慢性失血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受到月经、痔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慢性失血,也可能会引起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孕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血、鸭血等。

4、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铁元素吸收障碍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部分孕妇可能会表现为血红蛋白107g/L的情况。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孕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黄豆等。

5、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叶酸缺乏的情况,可能会引起巨幼细胞贫血,从而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孕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等。

日常生活中,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如果孕妇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07

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107g/L一般属于轻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巨幼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检查前饮水过多,或者进行了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增多,从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血红蛋白的浓度偏高,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

2、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引起慢性乙型肝炎,导致出现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3、巨幼细胞性贫血

如果患者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可能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出现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