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胃丸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公孙愚 中医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物较多,常见的有摩罗丹、三九胃泰颗粒、陈香露白术片、元和正胃胶囊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1.摩罗丹:由茯苓、玄参、泽泻、麦冬、石斛、川芎、鸡内金、贝母、白芍、九节菖蒲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健脾消胀、散结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脾胃气虚、湿浊瘀阻证者,症见上腹隐痛、饱胀、纳差、嗳气、反酸、恶心呕吐、排便异常等。

2.三九胃泰颗粒:主要成分是木香、沉香、黄芩、大黄、地衣芽孢杆菌,具有清热化湿、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胃脘疼痛、口苦嘈杂、泛吐酸水、不思饮食、食后饱胀;亦可用于急性单纯性胃炎之湿热症。

3.陈皮普洱茶:属于饮品类中药,是由陈皮与普洱茶组合而成的一种饮品,具有行气宽胸、解郁化痰的功效。对于缓解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4.元和正胃胶囊:为处方药,其组成为醋延胡索、醋香附、陈皮、厚朴(姜制)、枳实(炒)、莱菔子(炒)、豆蔻(去壳)、广藿香、槟榔、六神曲(炒)。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痞满胀闷、嗳气频作、善叹息、吞酸嘈嘈、神经官能症候者。

5.胃康灵胶囊:由土鳖虫、人工牛黄、冰片、田七药材组合制成的胶囊剂,具有活血止痛、理气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改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导致的胃脘疼痛、痞闷胀满、反酸烧心、嗳气吐腐、畏寒喜暖、得温痛减等症状。

此外,还包括外用药物中的胃苏颗粒、养胃舒软膏等。患者服用药物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024-03-1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治疗胃寒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治疗胃寒的中成药包括小建中汤、理中丸、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和良附丸。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状。该方剂具有温中补脾的功效。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理中丸 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所致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病症。其能起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外感风寒者忌用。服药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勿恼怒焦虑。 3.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对于缓解胃寒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有一定的效果。本品能够疏肝和胃、调中理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等症状。此药有温阳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运动员慎用。服药时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 5.良附丸 良附丸可辅助改善因胃寒引起的胸闷、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该药具有温胃理气的功效。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此外,建议患者日常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
治疗心血不足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治疗心血不足的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丸和十全大补丸。心血不足可能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1.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心血不足导致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吸收和利用。 2.通心络胶囊 通心络胶囊可起到益气活血、祛湿止痛的作用,能够辅助改善心血不足引起的胸痹、眩晕、心悸等不适现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脑心通胶囊 脑心通胶囊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栓,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动脉硬化所致轻度脑功能障碍属痰浊阻遏、脉络不通证者。孕妇禁用。 4.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可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心血不足,表现为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重坠、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外感发热头痛、吐泻等不宜使用。 5.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有温补气血的功效,若气血两虚引起的心血不足,则服用此药可调理身体。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针对心血不足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如血脂检测、血压监测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