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艾灸对尿频尿急有作用吗

闵宇 针灸推拿
郑州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艾灸对于部分尿频、尿急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引起尿频、尿急的原因较多,如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等,建议此类患者到医院就诊后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泌尿系统感染:由于细菌、支原体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导致上行感染,可出现尿道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情况,炎症刺激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此时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辅助治疗。但如果是严重的感染,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

2.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支配排尿功能的神经受损所致,会导致控制排尿的功能下降,从而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而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因此通过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有助于改善症状。

3.其他情况:如果存在精囊炎、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阴道炎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尿频、尿急的情况发生,通常单纯依靠艾灸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属于中医外治的方法之一,主要利用燃烧产生的热力透入皮肤,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但是并不能直接抑制感染,所以只能够作为辅助方法来应用。此外,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应配合口服药物或者手术等方式综合治疗。

2023-11-2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艾灸治疗尿频尿急
尿频尿急可以考虑艾灸关元穴、艾灸三阴交穴、针灸疗法、口服利多卡因、抗胆碱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关元穴 选择合适的关元穴位置后,将特制的艾条点燃,置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施以温热刺激,每次艾灸10-15分钟。此方法通过温和地刺激该穴位来调节气血、改善膀胱功能,从而缓解尿频尿急的症状。 2.艾灸三阴交穴 选取三阴交穴作为施灸部位,在清洁消毒后使用适当温度的艾炷或艾条对准穴位进行熏烤。中医认为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够补益肝肾、健脾胃、调和气血,对于尿频尿急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针灸疗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穴位并进行针刺操作;一般每次治疗持续20-30分钟。针灸可以直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进而起到止痛、平抑中枢神经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尿频尿急症状。 4.口服利多卡因 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利多卡因片或注射剂,通常每日一次。本品能减少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降低膀胱敏感性而延长排尿时间间隔。适用于治疗因神经源性膀胱所致之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症。 5.抗胆碱药 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并按时服用。这类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而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降低膀胱肌肉活动频率和张力水平,从而改善尿频尿急现象。 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法时,应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以免不当操作引起皮肤灼伤或其他并发症。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以利于病情恢复。
艾灸治疗女性尿频尿急
艾灸治疗女性尿频尿急可采取艾灸关元穴、针灸中极穴、口服利多卡因、抗胆碱药、α受体拮抗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关元穴 取适量艾绒制成艾条后点燃,在关元穴部位进行回旋灸,每次操作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此穴位具有补益下焦、培元固本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气血运行,从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2.针灸中极穴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医生会使用毫针刺入选定穴位并保持一定时间,可能需要反复提插捻转。中极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泌尿系统疾患如尿频、尿急等;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膀胱功能。 3.口服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物,按医嘱规定剂量口服可用于缓解神经性疼痛。具体用法需遵循医师指导。该药物能阻断神经传导,减轻由神经过敏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防耐药性和副作用发生。 4.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按照说明书指示服用。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效应。适用于治疗因膀胱过度活动导致的尿频、尿急。需注意观察便秘等副作用。 5.α受体拮抗剂 α受体拮抗剂主要有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按处方规定的时间及剂量服用。这些药物能松弛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改善排尿困难。适合处理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现象。须警惕直立性低血压等潜在风险。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以免细菌滋生引起感染。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