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在抽完烟后出现心慌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大量吸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一过性的低血糖反应、刺激心脏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加重心血管疾病以及诱发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所造成。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在大量吸烟时可使人体内的血流速度加快,并且会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儿茶酚胺会作用于机体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从而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继而可以表现为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就会有抽烟过后心慌的感觉。
2.低血糖反应:若长期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一次性进食大量的食物或者长时间未进食,则可能会因大量消耗体能而导致身体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进而引发短暂的心慌症状。另外,部分人群可能还会伴随出冷汗、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不适现象。
3.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当香烟中的有毒成分进入人体之后,会对患者的支气管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继而使其发生收缩,以达到保护肺脏的目的。但在此期间也会对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的情况发生,所以会出现短暂的心慌表现。
4.加重心血管疾病:因为烟草中含有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均属于致癌物质,所以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长期吸烟则会进一步加重原发病的程度,严重者还可能会直接诱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5.诱发呼吸道感染:由于烟草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物质被吸入到人体之内以后,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肺部功能,同时还会降低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力,因此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因素的影响,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建议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吸烟,以免危害身体健康。如果自身存在相关的疾病史,则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防止病情持续进展而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