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怕冷中医治疗方剂

吴佩 中医内科
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在中医临床上,怕冷中医治疗方剂通常包括桂枝汤、四逆散、附子理中丸等。怕冷通常是由于身体阳虚、气血不足等原因所引起,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桂枝汤

桂枝汤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恶心呕吐、关节痹痛等病症。但对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患者慎用。

2、四逆散

四逆散主要由附子、干姜、甘草、白术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调理气机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胸脘胀满、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对于阴虚阳亢、热病动血等患者慎用。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干姜、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党参等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对于实热者、气滞、食积、便溏等患者慎用。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在药物服用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2023-07-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崩漏中医治疗方剂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中医治疗常选用乌鸡白凤丸、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等药物。由于崩漏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各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月经不调等病症。该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2.当归 当归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其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使用当归时需注意剂量控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川芎 川芎适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眩晕等症状。其有行气、活血、祛风的作用。阴虚火旺者慎用川芎。对该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熟地黄 熟地黄可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其可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咳嗽痰多,纳呆腹胀者慎用。 5.白芍 白芍对于肝郁脾虚所致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使用白芍时应注意不要过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崩漏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利于病情恢复。
崩漏中医治疗方剂
崩漏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固经丸、止血片、补中益气丸、四物汤、香砂六君丸等药物。由于崩漏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固经丸 固经丸主治冲任虚损、不能制约经血所致的月经量多。其具有滋阴清热、固经的功效。本品宜空腹用淡盐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止血片 止血片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所导致的崩漏下血。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服药后出现上腹不适时应停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崩漏。此药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外感发热患者不宜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四物汤 四物汤对于气血亏虚引发的崩漏有效。方中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川芎辛温行散,既可活血祛瘀以消癥,又能疏肝解郁以通滞。本品宜空腹用淡盐水送服。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 5.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可用于脾虚湿盛型崩漏。本品有益气健脾、和胃化湿之功效。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崩漏属妇科急症,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引起贫血或其他并发症。在治疗崩漏的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