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有什么危害

杨和颂 呼吸内科
四川华西医院 三甲
咨询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伤、血液系统异常、神经系统紊乱以及肾功能损害等危害。

1.胃肠道不适:如果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功能损伤:由于对乙酰氨基酚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若长期大量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时还会诱发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因此,在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3.血液系统异常:如果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出现凝血障碍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4片、氨甲苯酸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神经系统紊乱: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5.肾功能损害:因为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会引起急性肾衰竭。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进行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耳鸣等。若症状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2023-10-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嗜睡、昏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止肝损害或其他并发症。 1.恶心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合成酶来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过量摄入会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进而引发恶心。恶心感通常发生于上腹部,是由胃部不适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 2.呕吐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引起急性肝细胞坏死,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引发呕吐。呕吐可能发生在任何位置,但通常开始于上腹部,并随着胃肠内容物向上回流而加剧。 3.腹痛 对乙酰氨基酚会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进一步加重时可致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固缩、脂肪样变等,严重者可出现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甚至中央静脉周围坏死,此时就会出现持续性的右上腹绞痛。腹痛一般集中在右上腹部,但也可能是全腹部放射性疼痛。 4.嗜睡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后会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增加,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导致神经递质5-羟色胺水平下降,进而引起嗜睡。嗜睡状态可能伴随意识模糊,睡眠时间显著延长,但仍能被唤醒。 5.昏迷 当患者服用大量对乙酰氨基酚时,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影响到大脑的正常供血和供氧,可能会诱发脑水肿,严重时会出现昏迷的现象。昏迷通常表示病情危急,是由于大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导致的意识丧失。 针对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症状,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肝肾功能,还可以做超声波检查观察肝脏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洗胃、活性炭吸附残留药物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应注意不超过推荐剂量,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共用,并遵循医生指导。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用什么解救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催吐、洗胃、血液净化、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解救。

1、多喝水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患者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药物成分排出体外。

2、催吐

如果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间较短,可以通过催吐的方式进行处理。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筷子按压舌根部位,从而刺激咽喉部位,达到催吐的效果。

3、洗胃

如果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洗胃的方式进行治疗,将胃内的药物清除,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4、血液净化

如果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出现了严重的药物过量情况,并伴有昏迷、休克等现象。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药物成分,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5、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改善呼吸抑制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用药必须遵医嘱,同时还要注意用药期间饮食健康,避免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