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沉缓是怎么回事

2023-09-25219人阅读
李媛

李媛 三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中医内科

脉诊时通过触按脉搏来了解患者脏腑、气血的功能状况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法之一。脉象沉是指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均较弱,但仍然能触及到;而“沉”则表示脉搏在触摸时较为困难,需要医生用一定的力量才能摸得着,并且脉形短而细小。脉象缓则是指脉搏从容缓慢。

脉象沉缓是脉诊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脉沉有力多为实证,可见于表邪入里化热、湿温病等病症;而脉沉无力则可能提示虚症,如气虚、阳虚等。同时,脉缓一般被认为是属寒证的表现,因为慢而无力的脉象通常被认为与血脉运行迟缓相关联。

需要注意的是,脉象沉缓的具体含义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脉象的描述,都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解读和判断。如果您对自己的脉象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脉象无力是怎么回事
脉象无力可能源于气血不足、阳虚、痰湿、气滞血瘀、久病体虚等病理变化,这些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到脉搏的强弱。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中医师的帮助以调养身体。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影响到脉搏的正常传导和振动,出现脉象无力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阳虚 阳虚是指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脏腑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脉象无力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滋补肾阳的药物改善病情。 3.痰湿 痰湿体质是由于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水湿停聚而形成痰湿。痰湿内阻于人体,使气血无法顺畅地运行,从而出现脉象无力的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辅助缓解不适症状。 4.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多由情志不畅、寒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起脉象无力的表现。针对气滞血瘀所致的脉象无力,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舒肝解郁胶囊、逍遥丸等疏肝理气的药物进行调理。 5.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是因为长期患病消耗了身体的正气,导致气血阴阳亏虚,不能够滋养脉道,所以会出现脉象无力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具有补气血功效的药物进行调理。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气血虚弱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等食物以补气血。
脉象快是怎么回事
脉象快可能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心火旺盛、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时,机体为驱散寒邪而增加血流量,从而导致脉搏加快。可选用荆防败毒丸、九味羌活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2.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会导致体内有热邪侵袭,热邪具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会出现脉搏跳动增快的现象。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服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等药物改善病情。 3.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则心阳偏亢,心主血脉,心阳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若心火扰动,则会导致脉搏跳动频率加快。针对心火旺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等药物缓解不适。 4.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指体内的痰液和湿气积聚过多,这些病理产物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脉搏跳动异常。对于痰湿内阻所致的症状,建议遵医嘱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来祛湿化痰。 5.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出现心跳加速的现象。可通过营养支持疗法补充铁元素、叶酸等造血原料,如硫酸亚铁片、复方维生素B12甲钴胺片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等食物以补气血,但需适量食用,以免引起上火。
脉象弱是怎么回事?
脉象弱可能是气血不足、阳虚、脏腑功能衰退、久病体虚或过度疲劳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影响到脉搏的正常传导和振动,出现脉象微弱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阳虚 阳虚是指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脉象虚弱。对于阳虚所致的脉象弱,可遵照医师的意见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改善病情。 3.脏腑功能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无法充盈血脉,从而出现脉象细弱的现象。针对脏腑功能衰退引起的脉象弱,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建议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等食物以养血;还可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4.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正气耗损过多,气血阴阳亏损,使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脉象衰弱。若由久病体虚造成脉象弱,应配合医生通过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5.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包括血液循环减缓和肌肉紧张度降低,这些都会影响到脉搏的正常传导和振动,表现为脉象变弱。如果是由过度疲劳造成的脉象弱,则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气血不足的症状。必要时,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脉象快是怎么回事
脉象快可能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心火旺盛、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时,机体为驱散寒邪而增加血流量,从而导致脉搏加快。可选用荆防败毒丸、九味羌活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2.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会导致体内有热邪侵袭,热邪具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会出现脉搏跳动增快的现象。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服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等药物改善病情。 3.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则心阳偏亢,心主血脉,心阳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若心火旺盛,则会导致脉气鼓动加速,故见脉数。可遵医嘱使用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加减等中药方剂缓解不适。 4.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代谢障碍,聚湿生痰,痰饮上犯所致。痰浊和瘀血互结,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使心跳频率出现异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导痰汤等中药方剂来改善病情。 5.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指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气血化源不足,不能充分濡养心脏,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动过缓。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评估身体状况的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舌诊和脉诊等传统医学检查,以辅助诊断并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脉象细弱无力是怎么回事
脉象细弱无力可能是气血虚弱、阳虚内寒、阴盛格阳、久病伤血或失血过多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气血虚弱 气血虚弱导致脏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影响血液运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阳虚内寒 阳虚内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脉象细弱无力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病理状态,指阴寒之邪过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表现为脉象细弱无力、四肢逆冷等症状。针对此病症,可遵照医嘱选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中药方剂改善病情。 4.久病伤血 久病伤血会导致气血亏虚,使心脏无法正常地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症状。若确诊为久病伤血所致,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应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5.失血过多 失血过多会引起血液总量减少,血液无法充盈脉管,因此会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表现。若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的不适,建议配合医生使用复方阿胶浆口服液、驴胶补血颗粒等药物缓解不适。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宜清淡且富有营养,如菠菜、鸡蛋等,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脉象滑脉是怎么回事
脉象滑脉可能是由情志内伤、痰湿质、阴虚火旺、食积化热、肝郁化火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进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出现滑脉。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为主,可选用柴胡、枳壳等中药进行调理。 2.痰湿质 痰湿质是中医体质分类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体内水液代谢失调,易生痰湿。痰湿阻滞于脏腑经络,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形成滑脉。针对痰湿质引起的滑脉,可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服用二陈汤加减。 3.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指阴液亏损,不能制约阳气,导致虚火亢盛的一类病理变化。此时由于阴精亏虚,无法滋养心神,故而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同时阴虚则阳亢,故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现象。治疗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 4.食积化热 食积化热指长期饮食不当或消化不良导致食物在胃肠中积聚,久则化热,进一步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保和丸来改善症状。 5.肝郁化火 肝郁化火多由情志不遂、郁闷烦恼等因素引起,导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之邪上攻头目所致。对此,可通过服用龙胆泻肝汤缓解不适。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评估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脉象细弱无力是怎么回事
脉象细弱无力可能是气血虚弱、阳虚内寒、阴盛格阳、久病伤血或失血过多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气血虚弱 气血虚弱导致脏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影响血液运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阳虚内寒 阳虚内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脉象细弱无力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病理状态,指阴寒之邪过盛,使阳气被遏制于内而不得外达,表现为脉象细弱无力、四肢逆冷等症状。针对此病症,可遵照医嘱选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中药方剂改善病情。 4.久病伤血 久病伤血会导致气血亏虚,无法充盈血脉,进一步发展为气血虚弱,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使用养血饮子、十全大补汤等中药方剂来缓解不适。 5.失血过多 失血过多会引起血液总量减少,血液无法正常滋养心脏,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脉象细弱无力的现象。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输血的方式补充丢失的红细胞和血浆蛋白,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可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脉象细弱无力是怎么回事
脉象细弱无力可能是气血虚弱、阳虚内寒、阴盛格阳、久病伤血或失血过多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气血虚弱 气血虚弱导致脏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影响血液运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2.阳虚内寒 阳虚内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脉象细弱无力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是中医辨证中的一个病理状态,指阴寒之邪过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表现为脉象细弱无力、四肢逆冷等症状。针对此病症,可遵照医嘱选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中药方剂改善病情。 4.久病伤血 久病伤血会导致气血亏虚,使心脏无法正常地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应用养心生脉颗粒、十全大补丸等药物来缓解不适。 5.失血过多 失血过多会引起血液总量减少,血液无法充分滋养心脏,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脉象细弱无力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输液补充血容量,如平衡盐溶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进食红枣、阿胶等食物以辅助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