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白花地胆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余浩瑞 中医内科
连云港市中医院 三甲
咨询

白花地胆头一般指白花地胆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利尿通淋、凉血止血等功效,对于治疗热毒疮痈、湿热黄疸、湿热淋证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过敏者、孕妇等人群禁用。

1、功效与作用

白花地胆草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状。白花地胆草还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热黄疸、肝胆湿热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同时对于尿少、尿黄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花地胆草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腔出血、尿血、便血等症状。

2、禁忌

由于白花地胆草性寒,脾胃虚寒者、过敏者应禁止使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孕妇也应禁用,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9-19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地胆头的功效与作用
地胆头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痈散结、抗病毒、降血压等功效与作用。由于地胆头的药性偏寒,因此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如有需要使用该药物,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1.清热解毒 地胆头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其性寒凉,入药后能清除体内热邪,从而发挥上述功效。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因热邪所致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可用水煎服或外敷。 2.利湿退黄 地胆头归肝经,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因此能够起到上述效果。对于黄疸、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或煎汤内服。 3.消痈散结 地胆头有清热解毒之效,而中医认为“火毒”是导致疮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其对痈疽肿毒有一定治疗效果。本品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淋巴结核等疾病。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药材增强疗效。 4.抗病毒 地胆头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本品适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 5.降血压 现代研究发现,地胆头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离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而言,适当食用地胆头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低血钠症。 需要注意的是,地胆头性质寒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以免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地胆头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