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伤心时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纪游 神经内科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咨询

伤心时手脚麻木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由于脑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颈椎病、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伤心时会导致情绪激动,从而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导致手脚部位的血管收缩,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症状。建议患者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调整心情,也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

2、脑供血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存在不良情绪,可能会使脑动脉循环障碍,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也可能会伴随肢体麻木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3、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可能与感染、内分泌障碍、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发麻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4、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颈部疾病,如果患者存在颈椎病的情况,在伤心时可能会导致颈椎受到压迫,从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平时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3-09-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生气时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生气时手脚麻木可能是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颈椎病、脑梗死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手脚麻木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导致肌肉过度收缩,进而引起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缓解,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2.抑郁症 抑郁情绪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了大脑皮层对肢体的感觉支配和调节,继而诱发手脚麻木的现象。针对抑郁症引起的不适症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改善,比如氟西汀、舍曲林等。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所导致的精神心理障碍。由于持续存在的情绪紧张和压力,会引起中枢神经活动增强,使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失调,此时会影响植物神经的功能,导致其紊乱,进而引起全身各处的异常感觉,包括手脚麻木。对于神经衰弱所致的手脚麻木,建议患者放松心情,还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 4.颈椎病 当患有颈椎病时,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刺可能会压迫到邻近的颈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手脚麻木的症状。针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牵引疗法、针灸以及推拿等方式,需要由专业医师操作。 5.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局部组织的坏死,当病变部位位于丘脑时,则会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脑梗死急性发作期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如头颅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睡觉时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睡觉时手脚麻木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睡眠姿势压迫、维生素B12缺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液流动受阻,使手足部位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麻木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2.睡眠姿势压迫 睡眠中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现象。建议调整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压迫感。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神经髓鞘的形成和修复,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症状。补充维生素B12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口服维生素B12制剂或注射维生素B12来实现。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内糖基化终产物逐渐增多,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导致感觉异常。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病变,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5.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周围神经损害,包括遗传因素、中毒、感染、代谢障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引发手脚麻木等症状。针对不同类型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中毒引起的类型,应立即停用相关毒物;而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则需要控制好血糖水平。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注意是否存在颈椎病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血脂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剧手脚麻木的症状。
睡觉时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睡觉时手脚麻木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睡眠姿势压迫、维生素B12缺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液流动受阻,使手足部位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麻木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2.睡眠姿势压迫 睡眠中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压迫到手臂和腿部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现象。建议调整睡姿或者适当活动四肢来缓解不适感。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其缺乏会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导致感觉异常。这可能会表现为手脚麻木。补充维生素B12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复合制剂或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来进行治疗。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水平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影响神经传递冲动的能力,从而引起手脚麻木。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以及医生开具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进行管理。 5.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脱髓鞘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神经纤维髓鞘受损,影响神经信号传导,从而引起手脚麻木。治疗通常包括皮质类固醇、抗炎药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需由专业医师指导使用。 针对睡眠中手脚麻木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肌肉无力、排尿困难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手脚麻木可能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维生素B12缺乏、脑梗死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血糖长期过高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影响到四肢远端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从而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 2.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时,会导致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对于轻度的颈椎病,可以通过热敷、针灸等方式缓解不适;重度则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3.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灶性周围神经损害,可表现为对称性的肢体麻木、刺痛感。其病因包括感染、中毒、缺血缺氧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族片、谷维素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4.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12是关键,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补充,如维生素B12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5.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症状,其中感觉异常就包括手脚麻木。脑梗死急性期应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溶栓治疗的方式恢复血流再灌注,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工作,以减少颈椎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