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吃什么药

2023-09-04313人阅读
郑守

郑守 三甲

上饶市立医院 - 中医内科

心阳虚一般可以吃人参健脾丸、参附强心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药物,脾阳虚一般可以吃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

1、心阳虚

心阳虚是指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失调,或劳伤过度,或思虑伤神,或年高体弱,或阳虚寒厥,或脾胃虚寒,或心气不足等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脉虚弱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参附强心丸等药物治疗。

2、脾阳虚

脾阳虚是指脾阳气不足,使其温养、推动、运化等功能减退,而形成的一系列脾胃虚寒证候。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或久病损伤脾胃等所致。临床表现为食少,腹胀,大便稀溏,甚则完谷不化,肢体倦怠,浮肿,或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虚缓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治疗。

3、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不足,使其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功能减退,而形成的一系列肾虚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所致。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白,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舌淡胖,苔白,脉虚弱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

4、阳虚水泛

阳虚水泛是指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在体内聚而成湿,从而出现水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

5、肾气虚

肾气虚是指肾气不足,导致推动、调控、防御、固摄等作用减退的病理变化。多由久病失调,或劳伤过度,或房劳过度等所致。临床表现为早期多出现尿频,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水肿、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金锁固精丸、无比山药丸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吃什么药

心阳虚可以吃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桂枝甘草汤、参附强心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属于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如果存在心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也会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2、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属于中成药,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如果存在心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也会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

3、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属于中药方剂,具有温经通脉、发汗解表的功效,也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如果存在心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桂枝甘草汤进行治疗。

4、参附强心丸

参附强心丸是由人参、附子、桂枝等药物组成的,具有益气助阳、强心利水的功效。如果存在心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四肢冰冷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5、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由人参、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的,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如果存在心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避免吃偏凉性的食物,比如冰激凌、螃蟹等。另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地熬夜。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脾阳虚肾阳虚吃什么药
脾阳虚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健脾肾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由于阴阳两虚是中医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辨证后开处方,因此不建议自行用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阳虚和肾阳虚引起的腰痛、水肿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脾阳虚和肾阳虚导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阳痿遗精、大便溏薄等症。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四神丸 四神丸对于脾阳虚和肾阳虚所致腹泻、腹胀、腹痛有较好的疗效。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对于脾阳虚和肾阳虚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孕妇及运动员禁用。 5.健脾肾颗粒 健脾肾颗粒能补脾益肾,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泄泻,慢性肾炎,可改善脾肾阳虚的症状。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腹部和腰部的保暖,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脾阳虚和肾阳虚的症状。
脾肾阳虚吃什么药,脾肾阳虚吃什么药好
脾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等药物进行调理。由于脾肾阳虚属于中医诊断,涉及身体内部复杂机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避免不当使用可能产生的风险。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尿频遗精等症。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本品含肉桂,因此阴虚火旺者慎用。 3.四神丸 四神丸对于脾肾阳虚导致的泄泻有较好的效果,能够缓解大便久痢不止、腹痛绵绵、饮食减少、形寒肢冷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可改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脾肾阳虚的症状。孕妇禁用。 5.健脾丸 健脾丸能补益脾气,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难消、腹泻便溏等脾肾阳虚症状。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针对脾肾阳虚,平时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具有温补性质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以辅助调理身体状况。
脾阳虚肾阳虚吃什么药吃多久
脾阳虚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复方玄驹胶囊等药物进行调理。由于脾阳虚和肾阳虚是中医诊断,用药需个体化,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效果。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感到寒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脾阳虚肾阳虚患者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勃起功能障碍、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尿频而清、舌淡、脉沉弱等症。阴虚火旺者慎用。运动员慎用。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对于脾阳虚肾阳虚导致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能够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 4.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可以改善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小便淋漓不尽、性欲低下、阳痿早泄、遗精、精子减少症、不育症等病症。外感发热病者不宜服用。感冒病人不宜服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复方玄驹胶囊 复方玄驹胶囊可辅助改善脾阳虚肾阳虚引发的精神萎靡、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性欲下降、阳痿、早泄、射精无力、遗精、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后余沥不尽、下腹坠胀疼痛、会阴部不适、腰膝酸软等症状。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针对脾阳虚和肾阳虚的症状,除了药物调理外,饮食调养也很重要,如适当进食羊肉、韭菜等温补食材。
脾肾阳虚吃什么药
脾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等药物进行调理。由于脾肾阳虚属于中医诊断,涉及身体内部复杂的变化,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避免不当使用可能产生的风险。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导致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本品性温,长期服用应注意可能出现上火等问题。 3.四神丸 四神丸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腹痛、肠鸣腹泻、饮食减少、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能补脾胃之阳,主治脾胃虚寒证,可改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脾肾阳虚症状。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5.健脾丸 健脾丸可以用于治疗脾虚积食所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如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大便溏稀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医生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脾肾阳虚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和腰部的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心肾阳虚吃什么药
心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心肾阳虚属于中医诊断,涉及身体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避免不当使用可能产生的风险。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凉、自汗、性欲减退等病症。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痰饮、喘咳、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4.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用于治疗肾虚不育、遗精早泄、尿后余沥不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阴虚火旺及外感实热等证忌用。服药期间应节制房事。 5.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可改善肾阳衰微引起的腰膝痠软、形寒肢冷、小便不利、痰饮眩晕等症状。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对于心肾阳虚的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温补食材如羊肉、韭菜等摄入量,以助于改善病情。
脾阳虚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脾阳虚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四神丸、五子衍宗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由于脾阳虚和肾阳虚都属于中医诊断,涉及身体内部的复杂机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等症状。服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适,如有需要可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刺激。 2.右归丸 右归丸适用于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精神不振、畏寒怕冷、阳痿遗精等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主治脾阳虚肾阳虚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痰饮喘咳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4.四神丸 四神丸对于脾阳虚肾阳虚所致的泄泻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大便久痢不止、腹痛绵绵、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的腹泻不宜使用该药。 5.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能补益脾肾,主治脾阳虚肾阳虚引发的阳痿早泄、遗精、尿后余沥不尽、不育等问题。对该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患者在治疗脾阳虚和肾阳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还要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病情。
脾肾阳虚药
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 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编辑本段]症状  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包括三个方面:
  ①阳虚寒盛,气机凝滞,而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
  ②水谷失运而见腹部胀,久泻久痢,甚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
  ③水湿泛滥,而见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仍。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也为阳气亏虚之象。[1] [编辑本段]病机分析  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
   脾肾阳虚舌苔 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该证当与单纯的脾阳虚证与肾阳虚证相辨别。单纯的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以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为主,该证则脾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该证还当与阳虚水泛证辨别,阳虚水泛证以水气泛滥浮肿为主,该证则以下利清谷、滑脱不禁、五更泻、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为主。该证与一般阳虚证的区别是,一般阳虚证有全身性的虚寒症状,该证则还有牌肾阳虚的定位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脾阳虚、肾阳虚的临床表现,以及阳虚阴寒内盛的见症。[2]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   脾肾阳虚脉象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 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编辑本段]宜忌食物   宜食食物
   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
  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荞麦、莜麦、豆腐、猪肉、鸭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莱、菠菜、龙眼、香蕉、蜂蜜等。
  阳虚便秘者还需忌食收涩止泻、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莲子、石榴、芡实、乌梅、糯米、河虾等。
  阳虚泄泻还需忌食具有润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银耳、海参、海虾、牛奶、兔肉、龙眼、桃子、萝卜等。[3] [编辑本段]预防保健   食疗参考方
   a. 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45分钟,热食。
   脾肾阳虚食疗 b. 尖椒鸡丁:尖辣椒100克,掰成拇指甲大小;鸡胸脯肉60克,切成丁块,以料酒、盐、鲜姜汁、蒜泥煨好后,入油锅过至九成熟捞起,然后以油锅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鸡丁,炒熟后置盘中,以鸡汤加入适量盐、味精勾欠,浇汁于鸡丁、尖椒上即可,热食。
  c. 核桃仁粥(宜于阳虚便秘):
  核桃仁30克,研成膏状,注入50毫升热水拌匀滤汁;籼米50克煮粥,米熟烂后将核桃汁加入再煮,待无核桃生油气后即可,热食。
  d. 糯米粥(宜于阳虚泄泻):
  糯米50克,狗肉汤250毫升,文火炖煮成稀糊状,加适量胡椒、味精即可,热食。 常用中成药
   肾阳虚常用中成药有(仅供参考):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痿、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该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该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4] [编辑本段]单味中药治疗  巴戟天 有温肾壮阳,益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宫冷不孕,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及风湿病等。现代研究表明,巴戟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汤剂用量为6克--15克。
  仙茅 有温补肾阳,除寒湿暖腰膝的作用,用于阳痿,腰膝冷痛等症。本品汤剂常用量为3克--10克。因本品有小毒,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阳起石 长于补肾气,暖下焦,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等症。本品多入丸散剂,常用量为3克--10克。
  枸杞子 既能养血益阴,也能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的腰膝酸软,遗精,也可治疗头晕眼花,糖尿病等。汤剂用量为4克--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