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打白破疫苗后会出现红肿

李童愚 其他传染病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白破疫苗一般是指白破疫苗。打白破疫苗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过敏反应、感染、疫苗不良反应、接种部位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1、正常现象

白破疫苗是一种三联疫苗,是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疫苗成分制作而成,接种后可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疾病。接种后可能会刺激局部皮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2-3天后会自行缓解。

2、过敏反应

如果自身属于易过敏体质,并且对白破疫苗中的成分过敏,可能会使局部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3、感染

如果在打白破疫苗后,不注意局部针眼的卫生,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疫苗不良反应

由于个人体质不同,部分患者在接种白破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发热、恶心、呕吐等。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一般在2-3天会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5、接种部位不当

如果接种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接种部位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通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局部疼痛、发热、食欲减退、易激惹等症状,通常这些反应较轻,但如果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就医。 1.注射部位红肿 百白破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梭菌的免疫应答来预防相关疾病。由于存在异物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红肿通常出现在注射点周围,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触痛。 2.局部疼痛 局部疼痛可能是由疫苗接种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所致,这些炎症细胞会释放化学物质如PGE2等,导致疼痛感。疼痛一般集中在接种部位,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3.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疫苗接种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可能是机体对疫苗中某些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通常在接种后12-36小时内发生,最高可达38℃左右。 4.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与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有关,高热时体内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此时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进而影响食欲。食欲减退表现为不想进食或对平常喜欢的食物失去兴趣,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5.易激惹 易激惹可能与疫苗接种后的不适反应有关,如发热、睡眠障碍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易激惹主要表现在孩子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少,容易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哭闹的情况。 建议密切观察上述症状的发展情况,必要时可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或治疗。常见的涉及此类症状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对症处理,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轻度发热,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应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源,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打乙肝疫苗后会出现副作用
打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头痛、恶心和乏力等副作用。 1.注射部位红肿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的情况。若仅表现为轻微的局部不适,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但需密切观察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2.发热 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产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此时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而引起发热。轻度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如温水擦浴或贴敷退热贴等;对于高热不退者,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3.头痛 当患者受到致热源刺激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疼痛。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轻微头痛症状,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严重头痛,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4.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疫苗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也可能与患者自身患有胃肠疾病有关。对于因疫苗引起的恶心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对于存在慢性胃病的患者而言,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乏力 乏力通常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由疫苗本身引起的暂时性免疫抑制所致。对于轻微乏力的症状,可以通过休息和适当的饮食调整来缓解。但如果乏力症状持续不改善,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密切关注上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必要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