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孩便秘吃了乳果糖和益生菌没效果怎么办

李雍 小儿内科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小孩便秘吃了乳果糖和益生菌没效果,可能是因为药物不对症、用药不规范、饮食不当、药物剂量不足、消化不良等原因所造成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药物不对症

如果小孩便秘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症、肠梗阻等原因所引起的,此时服用乳果糖和益生菌可能效果不佳。因为乳果糖不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而益生菌无法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症或肠梗阻的情况,所以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肠梗阻的小孩需要进行胃肠减压,还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用药不规范

如果小孩便秘是因为饮食不当所引起的,此时服用乳果糖和益生菌可能没有效果。因为乳果糖属于渗透性通便药物,如果小孩存在便秘的情况,但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建议小孩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同时,小孩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改善便秘的情况。

3、饮食不当

如果小孩在便秘期间大量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红薯、玉米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小孩需要及时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小孩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等,促进胃肠道蠕动。

4、药物剂量不足

如果小孩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在服用乳果糖和益生菌期间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建议小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同时,小孩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

5、消化不良

如果小孩一次性吃过多乳果糖和益生菌,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也会导致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使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建议家长带小孩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孩子便秘为什么吃乳果糖没效果
孩子便秘可能是因为肠道动力障碍、先天性巨结肠、功能性排便障碍、肛门狭窄、药物依赖性便秘等病因导致的。由于乳果糖主要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对于上述病因引起的便秘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肠道动力障碍 肠道动力障碍是指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功能异常,导致食物通过减慢或无法顺利排出。这会导致大便滞留于肠道内,水分被吸收后形成硬便,进而加重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2.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而导致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继而引起近端结肠扩大和积聚大量未消化物质。这些积累物可能导致结肠梗阻和便秘。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方法,包括Soave术、Duhamel术和Pull-through术等。 3.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性排便障碍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对直肠感觉的调节失调,使患者难以感知到有需要排便的感觉,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心理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症状,例如生物反馈、松弛训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 4.肛门狭窄 肛门狭窄指肛门或肛周组织出现瘢痕或纤维化,导致肛门通道变窄的情况。当粪便经过狭窄部位时受到阻碍,容易引发便秘。轻度的肛门狭窄可通过扩肛器定期扩张来缓解症状;重度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如经括约肌切开术。 5.药物依赖性便秘 药物依赖性便秘是由长期使用泻药引起的肠道肌肉收缩功能减弱,导致排便困难。对于药物依赖性便秘,应逐渐减少或停止使用刺激性泻剂,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建议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评估肠道结构是否正常,必要时还可做钡灌肠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吃了益生菌反而便秘怎么办
吃了益生菌反而便秘可以考虑采取饮食纤维增加、肠道运动促进剂、中药调理、腹部按摩、生物反馈疗法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其他潜在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饮食纤维增加 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来改善便秘情况。适用于因缺乏足够食物纤维导致的轻微便秘。 2.肠道运动促进剂 选择非处方的肠道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按说明书指示使用以增强肠道蠕动。此方法适合于因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引起排便困难的情况。 3.中药调理 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中成药,例如麻仁丸、槐角丸等。对于存在长期便秘且对常规益生菌无效者适用。 4.腹部按摩 采取顺时针方向环形轻柔地按摩肚脐周围区域每日数次。适合于辅助解决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所致的排便不畅问题。 5.生物反馈疗法 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帮助学习如何识别并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在临床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程序化活动。针对特定类型的胃肠功能紊乱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并可能有助于优化益生菌效果。 在尝试上述解决方案之前,应先排除其他潜在病因。调整生活方式是解决轻度便秘的关键,若持续无效或症状加重,则应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