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加湿热的患者可以吃陈皮、白术、茯苓等中药材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调理。
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脾胃不和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咳嗽、痰多难咳等症状。
2.白术: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少腹胀、便溏泄泻、自汗、耳鸣、胎动不安等情况。
3.茯苓: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宁心、解毒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水肿尿浊、痰饮眩悸、惊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参苓白术散: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多种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5.香砂六君丸:由党参、炒麦芽、厚朴(姜制)、木香、炙甘草、大枣(另煎)、生姜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滋阴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嗳气纳呆有较好的效果。
6.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包括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等,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温等症状。
7.木香顺气丸:主要成分包括木香、槟榔、香附、甘草等,具有行气宽胸、疏肝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8.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包括苍术、陈皮、厚朴(姜制)、广藿香油、甘草浸膏等,具有芳香化浊、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
此外,如果脾虚加湿热的情况持续存在,建议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配合医生完善脉诊等检查后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