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脾虚加湿热吃什么中药

王惠游 中医内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脾虚加湿热的患者可以吃陈皮、白术、茯苓等中药材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调理。

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脾胃不和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咳嗽、痰多难咳等症状。

2.白术: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少腹胀、便溏泄泻、自汗、耳鸣、胎动不安等情况。

3.茯苓: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宁心、解毒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水肿尿浊、痰饮眩悸、惊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参苓白术散: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多种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5.香砂六君丸:由党参、炒麦芽、厚朴(姜制)、木香、炙甘草、大枣(另煎)、生姜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滋阴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嗳气纳呆有较好的效果。

6.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包括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等,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手足不温等症状。

7.木香顺气丸:主要成分包括木香、槟榔、香附、甘草等,具有行气宽胸、疏肝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8.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包括苍术、陈皮、厚朴(姜制)、广藿香油、甘草浸膏等,具有芳香化浊、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

此外,如果脾虚加湿热的情况持续存在,建议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配合医生完善脉诊等检查后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05-2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脾虚湿热吃什么
脾虚湿热可以食用芡实、莲子、山药、白扁豆、茯苓等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但食物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芡实 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脾虚湿热的人群适当进食芡实时,有利于改善不适症状。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芡实性质黏滞,因此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否则可能会导致腹胀等不良反应。 2.莲子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经、肾经。脾虚湿热者可适量食用莲子,以起到补脾的作用。但是对莲子过敏者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后果。 3.山药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脾虚湿热者可以吃山药来调理身体,因为山药能够补脾胃而滋肺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山药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如消化功能弱或体质寒凉者慎用。 4.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入脾、胃二经,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若患者对白扁豆存在过敏的情况,则应避免食用该物质,以免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5.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肝、脾经。脾虚湿热者可通过服用茯苓进行治疗,其具有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但外感发热或者是体内有瘀血积块的患者是不可以使用的,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上述提及的所有食物均需要控制摄入量,特别是对于脾虚湿热体质的人来说,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湿热内生。此外,饮食调整的同时,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有助于改善脾虚湿热的症状。
脾虚肝胆湿热吃什么
脾虚肝胆湿热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芡实、莲子、山药、白术、茯苓等食物,但需注意食物并不能替代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芡实 芡实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够辅助治疗脾虚引起的腹泻、遗精等症状。此外,芡实还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对于肝胆湿热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适当进食芡实可改善脾虚所致的消化不良症状,有助于调节肝胆功能,减轻湿热症状。 2.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归心、肾、脾经,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导致的心悸失眠、体倦多梦等症。同时,莲子还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等情况。适量食用莲子可以健脾益气,对脾虚肝胆湿热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山药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味甘入脾,能起到补脾的效果,从而达到辅助治疗脾虚的目的。另外,山药还可以滋养肝肾,对于肝胆湿热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脾虚患者经常吃山药,有利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促进水液代谢,进而减轻湿邪内生的情况。 4.白术 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少倦怠、呕吐泄泻等病症。此外,白术还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脾虚引起的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脾虚肝胆湿热者长期服用白术,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湿邪侵袭的机会。 5.茯苓 茯苓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对于脾虚引起的水肿症状有益。此外,茯苓还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口苦、舌苔厚腻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脾虚肝胆湿热的人群常服茯苓,可有效缓解脾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能辅助祛除湿邪。 上述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针对脾虚肝胆湿热的症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红烧肉、麻辣火锅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助于病情恢复。
脾虚湿热吃什么药

脾虚湿热的患者可以吃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清热祛湿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属于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稀等不适现象。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溏稀等不适现象,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也具有和胃止痛的效果。如果存在脾虚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现象,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5、清热祛湿颗粒

清热祛湿颗粒具有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的功效,也具有健脾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虚湿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身体乏力、腹胀等不适现象,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