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全身发冷四肢发麻怎么回事

屈湘 全科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全身发冷四肢发麻多考虑是受凉导致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低血糖、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受凉

可能是由于长期处于比较寒冷的环境中,没有做好保暖工作,从而导致身体受凉,出现四肢发麻、发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缓解症状。

2、上呼吸道感染

若患者受到病毒的感染,可能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在发热时会导致血管收缩,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休息,多喝水。

3、贫血

贫血是指体内的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可能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可能与长时间禁食、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点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糖果、面包等,缓解症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倍他米松片、左旋多巴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供血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脑出血、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再进行治疗。

2023-09-0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四肢发冷发麻无力是怎么回事
四肢发冷、发麻、无力可能是末梢循环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缺乏、多发性肌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末梢循环障碍 末梢循环障碍是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四肢供血不足和缺氧,从而引起手脚冰凉、麻木和无力的症状。可通过使用温热物品局部加温的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会导致肢体末端感觉减退或消失,进而出现四肢发冷、麻木和无力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等。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受阻,进而诱发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改善病情,例如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12制剂或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 4.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横纹肌,使肌肉受损,导致肌肉无力、疼痛和压痛。重症时可伴有发热、关节肿胀、面部水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 5.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吸收或利用障碍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后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典型表现为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丧失、振动觉及位置觉减退、步态不稳、行走踩棉花感、束带感、四肢麻木刺痛、烧灼感、蚁行感等。患者需遵照医生的意见接受维生素B12补充治疗,同时可能需要其他对症支持疗法,如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存在维生素B12缺乏风险的人群,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量,必要时可考虑维生素B12补充剂。
四肢发冷发麻无力是怎么回事
四肢发冷、发麻、无力可能是末梢循环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缺乏、多发性肌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末梢循环障碍 末梢循环障碍是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四肢供血不足和缺氧,从而引起手脚冰凉、麻木和无力的症状。可通过使用温热物品局部加温的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会导致肢体末端感觉减退或消失,进而出现四肢发冷、麻木和无力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等。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受阻,进而诱发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改善病情,例如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12制剂或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 4.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横纹肌,使肌肉受损,导致肌肉无力、疼痛和压痛。重症时可伴有发热、关节肿胀、面部水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 5.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吸收或利用障碍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后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典型表现为下肢痉挛性瘫痪、深感觉丧失、振动觉及位置觉减退、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2以改善病情,如口服维生素B12片、注射用维生素B12等。 针对四肢发冷、发麻、无力的情况,建议进行血糖监测以及血液维生素水平检测,排除低血糖症和维生素缺乏的可能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有助于预防末梢循环障碍的发生。
四肢酸痛全身发冷是怎么回事
四肢酸痛、全身发冷可能由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1.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和肌肉组织,引起四肢酸痛、全身发冷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2.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当病情处于活动期时,会导致滑膜增生、软骨破坏,进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情况发生,从而会引起四肢酸痛的现象发生。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由于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攻击正常的细胞和组织,导致身体各处出现炎症反应和损伤,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多个部位,所以会出现四肢酸痛、全身发冷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4.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骨骼肌为主要受累器官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由于炎症细胞浸润和肌肉纤维坏死,可能导致肌肉功能障碍,影响血液循环,此时就会出现四肢酸痛、全身发冷等情况的发生。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泼尼松龙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由于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殖,会产生大量的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导致高黏滞血症,引起肢体末端供血不足,因此会出现四肢酸痛、全身发冷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化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注射液、盐酸苯达莫司汀胶囊等。 针对四肢酸痛伴随全身发冷的症状,建议患者进行风湿因子检测、抗核抗体谱检查以及肌酶谱测定,以便进一步排除相关疾病的存在。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全身发冷四肢酸痛
全身发冷四肢酸痛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升温措施、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D补充、免疫调节剂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优化生活习惯,可增强身体抵抗力,进而缓解由压力引起的不适症状。 2.升温措施 升温措施涉及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外部加温设备或增加衣物来提高体温。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血液循环速度及肌肉活动效率,从而减轻因低温导致的四肢酸痛现象。 3.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通过口服给药,通常剂量依医嘱而定。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发热状态下的高代谢率并舒缓肢体僵硬感。 4.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补充可能需要连续服用一定时间才能见效,具体方案需遵照医生指导。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适当增加摄入量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缓解因缺乏所致的上述不适。 5.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其效果取决于个体差异。此品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对于某些原因引发的不适状态有积极影响。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剧,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