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涩脉一般伴随什么病

李罗吾 中医内科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涩脉一般指的是脉细如丝的意思,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脾虚、肾虚等疾病引起的。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长期患病等。气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懒言等。患者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患者也可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等。

2、脾虚

脾虚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脾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腹胀、食欲不振、便溏不爽、四肢乏力、困倦等。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患者也可通过针灸治疗,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肾虚

肾虚多因先天不足、房劳过度、久病伤肾、年老体衰等原因引起。肾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等。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患者也可通过针灸治疗,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针灸太溪、章门、三阴交、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另外,还可能是血虚、阳虚、气虚等原因造成,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23-07-2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涩脉一般伴随什么病

通常情况下,涩脉一般伴随气血两虚、痰饮内阻、心悸气短、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等病症,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1、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亏虚,以面色淡白、萎黄、嘴唇指甲颜色淡白、舌淡脉细等为主要表现。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红枣、桂圆等食物来调理。

2、痰饮内阻

痰饮内阻是指痰饮水湿在体内,不能正常代谢,滞留于体内,导致脉象沉细、无力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白萝卜、冬瓜等食物来调理。

3、心悸气短

心悸气短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胸闷,气短乏力,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一些桂圆、红枣等食物来调理。

4、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不足,阳气温煦能力减弱,出现一系列寒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所致。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牛肉等食物来调理。

5、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气机瘀滞,情志抑郁或易怒易怒,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脉象细弦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柴胡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涩脉一般伴随什么病

涩脉一般伴随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痰饮、痰湿、热病等病症。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又因为气血不足,使血液不能充盈脉道,不能固摄血液,从而导致脉道失养,出现涩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治疗,可起到温补气血的作用。

2、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脉道阻滞,从而出现涩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治疗,可起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3、痰饮

痰饮是指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如果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会导致体内的水液潴留,从而出现涩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治疗,可起到温阳化饮的作用。

4、痰湿

痰饮是指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如果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会导致体内的水液潴留,从而出现涩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温胆汤、苓桂术甘汤等药物治疗,可起到燥湿化痰、温阳利水的作用。

5、热病

热病是指外感热病、内伤发热的总称,热邪侵袭人体,会导致体内的津液受到损伤,使脉道失于津液的濡养,从而出现涩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银翘解毒丸、清肺消炎丸等药物治疗,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