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可以吃乳果糖、麻仁润肠丸等缓泻剂,比沙可啶片等刺激性泻药以及益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促胃动力药和通便药。
1.乳果糖:是一种缓泻药,能够促进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从而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双歧杆菌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便秘和习惯性腹泻患者的治疗。
2.麻仁润肠丸:属于中成药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火麻仁、苦杏仁等多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服用以后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润肠通便效果,可用于改善大便秘结、腹部胀满以及心烦腹痛等症状。
3.比沙可啶片:是一种常见的导泻药,该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刺激直肠黏膜引起反射性的排便反应,从而达到快速通便的效果,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免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发生。
4.益生菌类药物: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消化功能,进而缓解相关症状。
5.促胃动力药:若上述方法无法有效缓解,则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药物,以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遵医嘱口服乳果糖、甘露醇等渗透性泻药,或者进行灌肠来帮助排便。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香蕉、芹菜等,有助于加快肠道蠕动,促进大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