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和肾阳虚吃什么中药好

2023-09-19397人阅读
米巍艺

米巍艺 三甲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虚一般可以吃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肉桂等中药。肾阳虚可以吃鹿茸、杜仲、肉苁蓉、补骨脂等中药。

1、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

2、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腹胀、腹痛等。

3、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4、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

5、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宫冷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脾胃虚和肾阳虚吃什么中药好
脾胃虚和肾阳虚可以考虑服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肉苁蓉等中药来调理。由于脾胃虚和肾阳虚属于中医诊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1.党参 党参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本品适用于气血两虚者,但外感发热患者忌用。 2.白术 白术可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使用时应注意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此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茯苓 茯苓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水肿、痰饮、泄泻等症状,其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的功效。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4.山药 山药能补肺滋肾,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凡气滞中满或有湿盛实邪、积滞未清者忌食。 5.肉苁蓉 肉苁蓉具有温肾助阳、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肾阳虚引发的畏寒怕冷、性功能障碍等情况有调理效果。该药物一般煎煮后服用,每次用量需遵医嘱调整。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否则可能会出现上火的症状。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脾胃虚和肾阳虚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节食,以减少脾胃负担,同时适当进行慢跑、太极等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
肾阳虚肾亏,脾胃不和吃什么药好

肾阳虚肾亏脾胃不和可以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属于中成药,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肾阳虚肾亏、脾胃不和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也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肾阳虚肾亏、脾胃不和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

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

4、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5、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也具有和胃止泻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腹胀、腹痛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脾肾阳虚吃什么中药好哪
脾肾阳虚可以考虑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四神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中药进行调理。由于脾肾阳虚属于中医诊断,治疗需个体化,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引起不良后果。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等症状。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2.右归丸 右归丸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等症有缓解效果。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四神丸 四神丸适用于脾肾阳虚导致的泄泻、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食少不化、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弱等症状。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理中丸 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不思饮食以及脾肾阳虚所导致的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积滞者不宜服用。 5.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具有补肾助阳、健脾的功效,脾肾阳虚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此药进行调理。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针对脾肾阳虚的症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食温补食材如羊肉、韭菜等,以辅助改善病情。
脾胃阳虚吃什么中药
脾胃阳虚可以考虑使用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理。由于脾胃阳虚属于中医诊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理中丸 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腹泻、神疲乏力、四肢不温等。凡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及湿热积滞内阻者均忌用。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肢冷浮肿等病症。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4.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焦虚寒引起的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等症状。本品宜空腹用热水冲服。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脏腑实热者不宜使用。 5.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大便溏薄等症状。本品宜餐后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经过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肾阳虚吃什么药

脾胃虚弱,肾阳虚患者可以吃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属于中成药,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也具有止痛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胃虚弱等疾病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也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如果存在肾阳虚等疾病所引起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四神丸

四神丸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也具有消食止痛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胃虚弱等疾病所引起的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4、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也具有和胃渗湿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胃虚弱等疾病所引起的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5、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如果存在脾胃虚弱等疾病所引起的腹胀、食欲减退、疲倦乏力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也可以吃营养物质全面的食物,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心脾两虚脾胃虚寒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心脾两虚、脾胃虚寒、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桂附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主要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便溏等不适症状。但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以及感冒发热者禁用。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是由莲子肉、薏苡仁、甘草、桔梗、白扁豆、人参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4、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主要是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

5、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主要是由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脾胃阳虚和肾阳虚的区别

脾胃阳虚和肾阳虚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病因不同

脾胃阳虚多是由于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久病体虚等原因导致,会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伤,使阳气不足,从而出现脾胃阳虚的情况。而肾阳虚多是由于素体阳虚、年老肾亏、久病伤肾等原因导致,会导致肾阳不足,使阳气无法温煦全身,从而出现肾阳虚的情况。

2、症状不同

脾胃阳虚的患者会出现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而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脾胃阳虚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作用。而肾阳虚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

4、注意事项不同

脾胃阳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病情。而肾阳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还要注意避免熬夜,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5、预后不同

脾胃阳虚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而肾阳虚的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其他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

无论是脾胃阳虚和肾阳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以免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