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乱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焦虑症、抑郁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情绪激动:如果老年人在短时间内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此时可以先平复心情,并注意休息,通常可逐渐缓解。
2.焦虑症:一般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会导致老年人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从而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还可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3.抑郁症:多与生活压力大、不良事件刺激有关,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情况,甚至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老年患者感觉心烦意乱。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药物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年龄增长、高血压等因素所导致,会造成心脏缺氧以及缺血的现象,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心脏功能,容易出现失眠、惊恐、焦虑不安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替洛尔片等药物治疗。
5.脑供血不足:是颈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的血液流动受限,影响了相应部位的组织细胞氧气供应而产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说话不清、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部分老人会感觉自己心烦意乱。可遵医嘱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若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也有可能导致上述异常表现,需要积极明确原因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