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直吞口水有什么危害和好处

张璞似 口腔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一直吞口水一般没有危害,但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

1.口腔溃疡: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并且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使唾液腺分泌过多的唾液,从而出现吞口水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将多余的唾液咽下去,会导致口腔黏膜受到损伤,甚至还会诱发口腔溃疡等方面的疾病。可以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冰硼散等药物进行改善。

2.牙龈炎:若不注意牙齿部位的清洁与卫生,或存在不良修复体等情况时,可引起细菌感染,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会出现一直流口水的情况。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面来缓解症状,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3.扁桃体炎: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会使咽喉部位受到一定的刺激,也会伴有持续流口水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龋齿、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建议到医院就诊后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2023-11-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一直想吞口水是什么原因
一直想吞口水可能是干燥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胃食管反流病、慢性咽炎、舌炎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口腔和咽喉部位的不适,从而引起吞咽反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唾液腺受损,从而减少唾液分泌。唾液具有帮助消化和保持口腔湿润的作用,当唾液分泌不足时,会引起口干、需要频繁饮水和吞咽口水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或唾液替代品来缓解症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复方硫酸软骨素钠滴眼液等。 2.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了唾液的正常流动,进而出现吞咽口水增多的现象。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进行透析治疗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例如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3.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包括喉咙痛、烧心感。食物回流到咽喉部刺激局部组织,产生频繁吞咽动作以尝试将这些物质排出。患者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咖啡、酒精和辛辣食品的摄入,同时服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4.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由于长期吸烟、喝酒以及粉尘等因素刺激所诱发的一种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还会伴随有异物感,所以会表现出不停吞咽口水的情况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漱液缓解不适症状,比如复方硼砂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 5.舌炎 舌炎通常由感染或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会导致舌头疼痛和敏感度增加,从而引起频繁吞咽口水的行为。补充维生素B群对改善此状况有益,若为真菌性舌炎则需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干燥综合征风险因素的人群。必要时,还应进行血生化检查,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一直吞口水是什么病前兆

一直吞口水,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口腔溃疡、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脑梗死等疾病的前兆。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平时一直在正常的吞咽唾液,但突然出现了吞咽唾液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原因所引起,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

2、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所引起,由于口腔溃疡会导致口腔内出现溃疡面,所以会出现口水增多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口腔黏膜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

3、咽炎

咽炎可能是由于过度用嗓、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原因所引起,由于咽喉部位受到炎症刺激,会导致咽喉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咽喉疼痛、咽干、咽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烟酒过度等原因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扁桃体,会导致扁桃体出现肿大的情况,所以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可能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脑梗死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所以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同时,患者应注重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疾病。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