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挖耳草发黄是怎么回事

娄奇 耳鼻喉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三甲
咨询

挖耳草学名叫苦艾,是一种中药材,其本身发黄是由于摘取时没有将草头剪掉所导致,若没有其他不良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苦艾是菊科植物苦艾的干燥全草,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散瘀止血等功效,主治湿疹、阴痒、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赤白带下等病症。

1、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湿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苦艾、白鲜皮、地肤子等药物煎水外洗,可辅助缓解症状。

2、阴痒

阴痒是指女性阴部的瘙痒,多由阴道炎、外阴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引起,也可由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引起。阴痒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艾、白鲜皮、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外洗,可辅助缓解症状。

3、吐血

吐血是指鼻腔、口腔、喉咙下的血管破裂,血液从口腔或鼻腔流出的一种症状。吐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艾、白茅根、茜草根等中药煎水外洗,可辅助缓解症状。

4、便血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为鲜红、暗红或柏油样。便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艾、白茅根、茜草根等中药煎水外洗,可辅助缓解症状。

5、崩漏

崩漏是指女性非月经期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尽的症状,多由肾阴虚、脾虚或血热等因素引起。崩漏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艾、白茅根、茜草根等中药煎水外洗,可辅助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中药材治疗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采取望、闻、问、切等方式辨证论治,不建议自行用药,以免由于用药不当而延误病情。

2023-08-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挖耳出血怎么回事不多
挖耳出血可能由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霉菌病、外耳道耵聍腺瘤、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外耳道黏膜炎症,导致局部红肿和疼痛。当患者进行挖耳时,可能会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软膏如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进行局部涂抹以减轻炎症。 2.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皮肤上的慢性炎症反应,由过敏原诱发,可导致瘙痒和渗出。在抓挠过程中,皮肤破损可能导致轻微出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抗炎止痒治疗。 3.外耳道霉菌病 外耳道霉菌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症,真菌侵入会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出血。针对真菌性外耳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4.外耳道耵聍腺瘤 外耳道耵聍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外耳道耵聍腺细胞增生形成。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组织,有时会引起出血。对于较小的外耳道耵聍腺瘤,可通过外耳道镜下取出;若肿瘤较大,则需行外耳道壁扩大术。 5.外耳道乳头状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并形成良性肿瘤。触碰时易破裂出血。外耳道乳头状瘤一般需要通过激光疗法、冷冻治疗等方式去除。 建议定期清洁外耳道,避免硬物挖耳以防损伤。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听力下降等情况发生,必要时应尽快就医进行耳部检查,包括耳内窥镜检查或听觉测试,以确定具体情况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