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后伤口发白可能是由于组织水肿、脂肪液化、局部感染、异物反应和皮肤坏死等原因引起的。
1.组织水肿: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组织损伤或者出血的情况,在进行缝合时会导致周围的组织出现肿胀的症状。此时就会导致患者的伤口部位出现发白的现象,并且还会伴有疼痛以及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冲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脂肪液化:如果患者身体比较肥胖,而且皮下脂肪比较多,则可能会导致脂肪液化的发生。因为当脂肪液化以后,里面的液体会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中,从而导致患者的伤口部位出现发白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吸收。但如果症状较严重,则需要通过清创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局部感染:如果患者在缝合后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导致细菌进入伤口内,则会引起局部感染,导致伤口部位出现发白、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外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异物反应:如果患者使用的缝合材料为不可吸收的缝合线,则会导致机体产生排异反应,引起伤口部位出现发白、瘙痒、刺痛等症状。对此,患者可及时就医将缝合线取出。
5.皮肤坏死:如果患者在缝合后不注意休息,经常用手触摸伤口部位,则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会出现皮肤坏死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将坏死的皮肤切除掉,然后重新进行缝合。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针眼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