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熬夜心跳加速心慌气短头晕

陈时 心血管内科
廊坊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出现熬夜、心跳加速、心慌、气短、头晕等症状时,可能是由于劳累过度等生理性原因导致,也可能是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素导致。

1.劳累过度:如果存在长期熬夜的情况,并且在白天又进行了剧烈运动,则可能会使机体过于疲劳,此时则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人们适当休息,避免再次进行剧烈活动。

2.低血糖症:发病原因可能与过度节食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药物使用不当有关。当患者病情发作时,会使患者的血糖水平过低,进而影响到心脏的供血,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乏力、多汗、视物模糊、昏迷等。此时可及时补充食物以及糖水改善,若效果不佳也可遵医嘱应用葡萄糖注射液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该疾病是体内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考虑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及接触放射线等原因有一定关系。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情绪激动、体重下降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伴随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

4.高血压病:通常是不良饮食习惯所诱发,如经常吃咸菜、腊肉等高盐食物,容易增加血管的压力和负担,长时间如此便会引发高血压。随着血压的升高,会对脑部组织以及身体其他器官产生损伤,所以会引起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视野狭窄、语言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片等药物缓解。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冠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疾病,一旦冠脉管腔发生狭窄或者闭塞以后,就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当心脏耗氧量不足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胸痛的症状,还伴有焦虑不安、大汗淋漓、濒死感等表现。此时需要遵医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及时通过手术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若是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疾病也会导致此现象,需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加重原有不适。

2024-02-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熬夜心跳加速心慌气短
熬夜心跳加速心慌气短可以考虑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心理行为疗法、针灸疗法、安神定志丸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并且在晚上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此方法适合于那些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的人群。 2.营养补充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镁等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食物摄入量,如燕麦片、香蕉等。对于因长期压力大引起的心悸现象有缓解效果。但需注意不要过量食用以避免副作用发生。 3.心理行为疗法 认知重构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行为疗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这种方法可用于处理由焦虑引起的失眠问题。实施时应考虑个体的文化背景以确保有效性。 4.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身体上的穴位来调节自律神经系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针灸适用于因情志不畅所致的心悸症状。在接受治疗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出血倾向。 5.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够缓解因思虑过度而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心血不足、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少寐多梦等病症。服药期间不宜驾驶机动车辆及从事高空作业等活动。 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情绪紧张,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则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
头疼头晕心慌心跳加速恶心

出现头疼头晕心慌心跳加速恶心,一般是睡眠不足造成,但也不排除是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发作造成,建议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法改善。

1、睡眠不足

如果病人长期处于熬夜或睡眠环境过于嘈杂等状态,可能会影响颅脑内部基础代谢功能正常运行,出现头部疼痛、头部发胀、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通过调整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等方法改善症状。

2、偏头痛

可能是家族遗传、激素分泌紊乱、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因素影响,影响脑内神经递质正常传递,引起的一类头部疼痛、头部发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出现头部疼痛,建议按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缓释片等药物缓解。若出现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也可以使用维生素B6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等药物改善。

3、高血压

可能是经常食用高盐食物、身体肥胖、激素分泌紊乱、经常吸烟酗酒等因素影响,影响血液流动速度,加重血管上皮组织细胞的刺激性引起的一类疾病,出现头部疼痛、头部发胀、心慌、呼吸不顺畅等症状。建议配合专业医生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造成,建议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