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口粘白痰多吃什么药好

石生观 呼吸内科
威海市立医院 三甲
咨询

口黏、有白色痰液时可以吃清肺热作用的药物治疗,如牛黄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液等。也可以服用化痰止咳类中成药进行调理,如金嗓利咽丸、橘红颗粒、二陈丸等。

1.牛黄蛇胆川贝液:主要由人工牛黄、蛇胆汁、川贝母等成分组成,具有祛声哑、清肺热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喉炎、支气管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痰多咳嗽等症状。

2.复方鲜竹沥液:主要由鲜竹沥、淡竹叶、半夏、生姜、枇杷叶、茯苓、桔梗、薄荷素油组成,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痰热阻肺所导致的咳嗽、咯吐不畅、痰量增多、色黄质稠或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状。

3.金嗓利咽丸:由柴胡、当归、枳实(炒)、茯苓、法半夏、五味子、泽泻、木蝴蝶、蒲公英、藏青果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利咽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改善因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发音易疲倦、喉中有痰、间断性呛咳等情况。

4.橘红颗粒:主要由化橘红、蜜炼川贝母、半夏(姜制)、茯苓、甘草、苦杏仁、瓜蒌皮、紫菀、款冬花、木香组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初期出现的咳嗽、痰多色黄、胸闷胀痛、暖气、呃逆等症状。

5.二陈丸:主要由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藿香制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湿停滞所引起的心悸呕吐、头晕乏力、咳嗽痰多、食少便溏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比如苏子降气胶囊、益元散等。如果服药后症状未缓解,则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咽炎白痰多吃什么药好
咽炎伴有白痰多可以考虑使用蒲地蓝消炎片、清开灵口服液、复方氨酚烷胺胶囊、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咽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蒲地蓝消炎片 蒲地蓝消炎片可用于缓解咽炎引起的咳嗽、咳白色黏稠状痰液等症状。本品需注意可能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者慎用。 2.清开灵口服液 清开灵口服液适用于治疗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有痰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此外,外感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该药。 3.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可改善咽部不适、咳嗽、咳白痰等现象。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此药。 4.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于细菌感染导致的咽炎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咳嗽、咳白痰的症状。服用时需监测是否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5.头孢克肟 头孢克肟针对敏感菌株引起的咽炎有效,能减少病原体数量,缩短病程,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使用头孢克肟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如荨麻疹、瘙痒等。 患者平时要多喝水,有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白痰多吃什么药
白痰多可以考虑使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氨溴特罗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痰液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多样,建议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 1.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该药物能够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和减少黏多糖的合成,从而降低痰液粘度。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本品。另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产生的浓痰。其能分解痰中的粘多糖,使痰液变稀薄易于咳出。服用时应监测肾功能,特别是对于有肾脏病史的患者。此外,本品含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成分,因此对海鲜类食物过敏者需谨慎使用。 3.羧甲司坦 羧甲司坦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本品具有降低痰液粘滞性的作用,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减少黏多糖的合成,从而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妇女如确需要,应停止哺乳。 4.氨溴特罗 氨溴特罗用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咳嗽、咯痰等症状。本品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同时为外周性镇咳药,能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减轻黏膜充血、水肿,从而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服药期间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心悸、眩晕等不良反应。另外,运动员也需要慎用此药。 针对白色痰液,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祛痰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