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黏、有白色痰液时可以吃清肺热作用的药物治疗,如牛黄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液等。也可以服用化痰止咳类中成药进行调理,如金嗓利咽丸、橘红颗粒、二陈丸等。
1.牛黄蛇胆川贝液:主要由人工牛黄、蛇胆汁、川贝母等成分组成,具有祛声哑、清肺热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喉炎、支气管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痰多咳嗽等症状。
2.复方鲜竹沥液:主要由鲜竹沥、淡竹叶、半夏、生姜、枇杷叶、茯苓、桔梗、薄荷素油组成,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痰热阻肺所导致的咳嗽、咯吐不畅、痰量增多、色黄质稠或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状。
3.金嗓利咽丸:由柴胡、当归、枳实(炒)、茯苓、法半夏、五味子、泽泻、木蝴蝶、蒲公英、藏青果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利咽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改善因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发音易疲倦、喉中有痰、间断性呛咳等情况。
4.橘红颗粒:主要由化橘红、蜜炼川贝母、半夏(姜制)、茯苓、甘草、苦杏仁、瓜蒌皮、紫菀、款冬花、木香组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初期出现的咳嗽、痰多色黄、胸闷胀痛、暖气、呃逆等症状。
5.二陈丸:主要由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藿香制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湿停滞所引起的心悸呕吐、头晕乏力、咳嗽痰多、食少便溏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比如苏子降气胶囊、益元散等。如果服药后症状未缓解,则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