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11岁女孩脾气暴躁易怒的原因

张铜凇 精神心理科
大庆油田总医院 三甲
咨询

11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前期阶段,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的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由家庭教育不当、精神疾病因素、寄生虫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

1.激素水平变化:进入青春期后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增加,而部分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比较暴躁,从而出现爱发脾气的现象。此时需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家庭教育不当:如果父母经常打骂或者责备孩子,会导致孩子内心受到严重创伤,甚至还会使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所以会出现胆子特别小、自卑的心理,而且也会伴随脾气暴躁的症状。建议家长要适当给予孩子关爱,不要过度指责和批评,以免加重病情。

3.精神疾病因素: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怒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治疗。

4.寄生虫感染:若存在蛔虫病等情况,则可影响到大脑神经中枢,进而导致患者的情绪异常激动,出现上述情况。对此需遵医嘱应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本身引起的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进而引起人体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增快,常有易激惹、烦躁失眠、易饥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此外,还可能为癫痫、脑膜炎等因素所致,应前往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儿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CT等,明确诊断。

2024-02-0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11岁小孩脾气暴躁易怒的原因
11岁小孩脾气暴躁易怒可能是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情绪控制障碍,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受损、刻板行为以及对环境变化敏感。这些特征可能导致孩子难以适应日常生活的挑战,进而出现情绪调节困难。应用行为分析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制定目标、强化积极行为并减少消极行为来改善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和社会交往,导致其感到沮丧和愤怒。药物治疗常使用中枢兴奋剂如甲丙氨酯来提高注意力水平,减轻多动和冲动行为,从而缓解情绪问题。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会导致身体代谢率加快,心率增快,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以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从而控制病情,减轻相关的情绪反应。 4.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经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持续担心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紧张感会导致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变得异常敏感,从而表现出易怒的行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学习应对焦虑的方法,减少情绪上的压力。 5.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缺乏,这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触发因素的影响而爆发情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能够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改善情绪状态。 针对11岁小孩脾气暴躁易怒的情况,建议进行心理咨询以评估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必要时可进行基因检测以排除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和糖类,以减少潜在的心理影响。
儿童脾气暴躁易怒原因

儿童脾气暴躁易怒多考虑是家庭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躁狂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家庭因素

由于家长平时对儿童的关心不够,经常呵斥儿童,导致儿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从而出现脾气暴躁、易怒的情况。建议家长多陪伴儿童,多带儿童出去游玩,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

2、缺乏微量元素

由于儿童挑食、偏食,导致体内缺乏微量元素,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托莫西汀、右旋苯丙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

4、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与儿童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病情。

5、躁狂症

躁狂症是以情绪高涨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会出现易激惹、脾气暴躁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儿童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也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不建议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