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前期阶段,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的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由家庭教育不当、精神疾病因素、寄生虫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
1.激素水平变化:进入青春期后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增加,而部分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比较暴躁,从而出现爱发脾气的现象。此时需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家庭教育不当:如果父母经常打骂或者责备孩子,会导致孩子内心受到严重创伤,甚至还会使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所以会出现胆子特别小、自卑的心理,而且也会伴随脾气暴躁的症状。建议家长要适当给予孩子关爱,不要过度指责和批评,以免加重病情。
3.精神疾病因素: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怒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治疗。
4.寄生虫感染:若存在蛔虫病等情况,则可影响到大脑神经中枢,进而导致患者的情绪异常激动,出现上述情况。对此需遵医嘱应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本身引起的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进而引起人体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增快,常有易激惹、烦躁失眠、易饥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此外,还可能为癫痫、脑膜炎等因素所致,应前往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儿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CT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