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产后修复为什么要42天后才做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产后修复一般建议在42天后进行,因为此时子宫恢复至孕前状态,避免因生殖器官损伤、子宫复旧不全、恶露排出不畅导致的不适,也有助于预防感染、压力性尿失禁等问题的发生。
1.生殖器官损伤
由于分娩时阴道、宫颈等部位受到牵拉和压迫,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遵循医嘱进行休息和适当的运动,如凯格尔运动,以促进恢复。
2.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复旧是指产后子宫逐渐缩小至未孕状态的过程,若此过程出现异常,则会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影响恶露排出。针对此类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来促进子宫收缩。
3.恶露排出不畅
恶露是产后子宫内膜脱落物和血液混合物,若恶露排出不畅则可能导致子宫内积血,引起腹痛、发热等症状。对于存在恶露排出不畅的产妇,可通过红外线照射、高锰酸钾溶液熏蒸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感染
如果过早地开始修复可能会加重伤口炎症反应,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通常建议待机体完全康复后再进行修复工作。
5.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因为盆底肌肉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在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出现漏尿现象。生产过程中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尿失禁的症状。可以通过盆底肌锻炼来进行改善,比如凯格尔运动,也可以通过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
产后身体恢复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子宫恢复。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完善B超检查,监测子宫恢复情况。
66
2024-01-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