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球菌感染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和蛋白分解酶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进而引起急性肾炎。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可以抑制或杀灭致病性链球菌,减轻炎症反应。
2.病毒感染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扩散至肾脏,复制后产生炎症因子刺激肾脏组织,诱发急性肾炎的发生。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例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可缓解病情进展。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诱导免疫应答或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而引起急性肾炎。如果确定是由药物引起的急性肾炎,则需要停用相关药物。同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肾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非布司他片、复方α-酮酸片等。
4.过敏反应
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Ⅲ型变态反应,释放组胺等介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水肿、出血及粘膜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急性肾炎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组胺药来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以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超声波检查或肾活检来评估肾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