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牙周治疗牙齿为什么会流血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牙周治疗中出现牙龈出血可能是由于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牙龈纤维瘤病、牙龈增生、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等。这些病因可能导致牙龈组织脆弱,易受机械刺激而出血。建议在专业牙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减少出血风险。
1.慢性牙龈炎
慢性牙龈炎由牙菌斑生物膜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脆性增高,从而引起牙龈易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药物进行缓解。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于长期存在的牙石和牙菌斑导致的深部牙周组织感染。病变部位的软硬组织均会发生炎症,因此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等专业治疗。
3.牙龈纤维瘤病
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以纤维结缔组织异常过度生长为特征的疾病,病变侵犯牙龈深层组织,使牙龈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在刷牙或者触碰时容易出血。对于局限型的牙龈纤维瘤病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龈瓣成形术、龈切术等。
4.牙龈增生
牙龈增生可能与局部刺激因素持续存在有关,如食物残渣、牙结石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牙龈组织受到刺激,进而出现炎症和增生的情况。增生的牙龈质地较脆弱,在接触外界刺激后容易出血。如果是由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暂时性牙龈增生,则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消退;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的永久性牙龈增生,则需要通过定期清洁口腔来改善状况。
5.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导致牙龈微循环障碍,使其更容易发生炎症和出血。针对此类原因所致的牙龈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调整血糖水平至正常范围,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减少牙龈刺激。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包括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以评估牙周疾病的进展。适当的饮食管理也很重要,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牙龈敏感和出血。
66
2024-02-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