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牙周炎治疗后牙齿很疼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牙周炎治疗后牙齿疼痛可能由细菌感染、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髓炎、牙周袋深度增加等病因引起。这些病因可能导致牙髓或牙周组织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疼痛。建议患者及时复诊,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治疗。
1.细菌感染
由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细菌滋生,形成牙菌斑和牙石,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刺激牙龈组织,进而引发炎症。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可以抑制或杀死致病菌。
2.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是指牙龈向牙根方向移动,使牙根暴露出来。这会导致牙齿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感到疼痛。如果退缩程度较轻,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来改善;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例如引导性生物膜覆盖术。
3.牙根暴露
牙根暴露使得牙齿对温度变化和食物刺激更加敏感,当遇到冷热酸甜的食物时就会产生疼痛感。应用树脂填充材料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敏感;对于长期存在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的情况,则需考虑冠修复。
4.牙髓炎
牙髓炎是由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5.牙周袋深度增加
牙周袋深度增加意味着牙龈与牙体之间的间隙变大,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导致局部感染加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等方式清除牙周袋内的坏死组织和结石。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继发病变。必要时,可通过X线检查评估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以及是否有附着丧失等情况发生。
66
2024-03-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