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针刺治疗是心理作用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镇痛作用、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作用发挥其作用,但具体效果还需咨询专业医生。
1.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是因为针灸刺激穴位后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合谷等来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适用于急慢性肌肉酸痛、关节炎等。
2.调节情绪
调节情绪是由于针灸可以影响大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可选择心经穴位进行针灸以达到舒缓压力、平衡心态的目的。适合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引起焦虑、抑郁症状的人群。
3.改善睡眠质量
改善睡眠质量主要是因为针灸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助于放松身心进入深度休息状态。睡前适当接受针灸治疗如三阴交穴、神门穴等有助于提高睡眠效率及持续时间。适宜于长期存在失眠困扰者。
4.增强机体免疫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因为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可通过刺激如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来提升身体抵抗力。适于经常感冒、易疲劳者。
5.促进伤口愈合
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源于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再生与分化。可以选择血海穴、太冲穴等位置进行针灸干预以辅助伤口恢复。对于有外伤患者开放性伤口未愈合者适用。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或饥饿状态下进行,以免引起晕针现象。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医生操作,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