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病
淋球菌感染导致黏膜炎症和充血水肿,进而引起尿道口红肿、排尿时灼热感以及刺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2.非淋菌性尿道炎
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尿道瘙痒、尿道口红肿、尿频、尿急等症状。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医生可能会开具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尿道结石
由于尿液中晶体物质析出并沉积形成固体块状物,当结石移动或阻塞尿道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和疼痛,导致尿道口红肿、排尿困难等症状。对于较小的尿道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则需手术取石。
4.尿道外伤
尿道受到外部压力或损伤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出血,出现尿道口红肿、疼痛、尿道口流血等症状。轻度尿道外伤通常采用止血、镇痛药物处理,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重症则需要及时就医。
5.尿道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尿道后,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生病变,导致尿道狭窄、炎症和坏死,从而引起尿道口红肿、渗出、瘘管形成等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