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面瘫后,及时就医治疗,在发病后7-14天内治疗好,通常治疗效果较好。面瘫是指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常见疾病,可能是由于脑卒中、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患者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
1、发病后7-14天内
面瘫通常是由于脑卒中、感染等原因引起,如果患者在发病后7-14天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通常可以恢复正常。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2、发病后30天内
如果患者在发病后30天内没有及时就医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嘴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此时一般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面瘫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