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定义多长时间

潘琳莉 血液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失血性贫血是由于身体长时间的慢性失血所导致的贫血,其持续的时间通常在3个月以上。

慢性失血性贫血是由于身体长时间的慢性失血,导致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不断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从而引起贫血的症状。慢性失血性贫血通常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痔疮出血等原因所致。患者在出现慢性失血性贫血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缺血、缺氧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对于慢性失血性贫血的患者,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铁剂进行治疗,如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而对于慢性失血性贫血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鸭血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1-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