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症状常见的有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气促等。
1、胸部不适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在患病后,心肌灌注量会逐渐减少,从而引起胸部不适,一般会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左肩、左臂等部位。
2、心前区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由于心肌灌注量会逐渐减少,也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从而引起心前区疼痛,一般会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牙疼、下颌疼等症状。
3、气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由于心肌灌注量会逐渐减少,也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从而引起气促的症状,通常是在深呼吸时出现,且伴有咳嗽、胸闷等现象。
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此外,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