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敷
使用冰袋或者湿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冷敷能够收缩毛细血管,减少局部渗出和水肿,缓解疼痛和瘙痒感;适用于轻度创伤后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2.消毒伤口
首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消毒伤口是为了防止感染,促进愈合;对于已经发生皮肤破损但尚未出现感染迹象者适用。
3.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外用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抗生素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防止伤口感染加重;适合于伴有炎症反应且存在感染风险时。
4.镇痛药物
按医嘱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可缓解因组织损伤导致的轻微至中度疼痛;若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或为减轻不适而过量使用,则需警惕肝脏负担增加及成瘾性等问题。
5.清创术
由专业医疗人员执行,包括移除坏死组织、清洁伤口并缝合。清创术旨在去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创造无菌环境以利于愈合并预防感染;针对严重或复杂之皮肤裂伤有益。
在处理皮肤破裂和红肿时,应避免自行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感染。同时建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是否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出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