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气虚血瘀证等,需要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具体分析,建议患者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肝阳上亢证
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脏阴液不足,使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平肝潜阳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
2、痰湿中阻证
痰湿中阻证是指体内湿邪过剩,凝结成痰,痰湿中阻,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痰多、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燥湿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二陈汤、六君子汤等。
3、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是指气虚证和血瘀证同时存在,患者主要表现为自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补气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补中益气丸、血府逐瘀汤等。
除此之外,也可能与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