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性发热
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繁殖生长并产生毒素,这些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当炎症因子刺激时,会导致体温升高。可以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
2.干槽症
干槽症是发生在拔牙窝内的软硬组织急性感染坏死,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局部疼痛和不适感,进而出现发热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入侵引起,此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对抗病原体,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身体产生一些促炎介质,从而引起发热反应。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不需用退热药,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处理即可。
4.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这些内毒素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白细胞活化并释放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能够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包括发热。败血症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青霉素G注射液、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液等。
此外,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为术后并发症。针对拔牙后的发热,应考虑是否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建议进一步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