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缺血性皮肤坏死的症状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缺血性皮肤坏死的症状包括皮肤苍白、皮肤温度降低、疼痛、麻木和组织坏死,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管供应不足,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苍白
当皮肤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时,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苍白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缺血区域的皮肤表面,可能伴有毛细血管收缩或扩张不均。
2.皮肤温度降低
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肢体远端供血减少,热量产生也相应减少,因此会出现皮肤温度下降的情况。这种表现常出现在下肢较为明显,因为下肢相对于上肢更容易发生血管痉挛。
3.疼痛
缺血性皮肤坏死是由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引发疼痛感。疼痛一般集中在缺血区域,可能为刺痛、灼热感或钝痛。
4.麻木
缺血性皮肤坏死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感觉异常,进而引起麻木的症状。麻木感主要出现在受损神经支配的区域,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脚末端有针刺感或蚁行感。
5.组织坏死
缺血性皮肤坏死是由于组织长时间缺乏血液供应而导致细胞死亡,这是缺血导致的直接后果。坏死通常首先从脚趾或手指开始,然后逐渐向手部和足部扩散。
针对缺血性皮肤坏死,可以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CTA等以评估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改善循环,以及微循环障碍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贝前列素钠片、米诺地尔搽剂等扩血管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