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体内水肿原因造成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体内水肿可能是由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肝硬化、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共同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由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血液浓缩,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利尿剂是常用的缓解水肿药物,如、螺内酯等,可以促进水钠排泄,减轻水肿。
2.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损伤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引起水钠潴留,使液体积聚在身体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此外,炎症反应还会刺激免疫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物质进一步加重水肿。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是管理慢性肾炎的关键措施之一,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范围内。
3.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同时门脉高压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外渗,引起腹水。当腹水增多超过肝脏调节能力时,会引起全身水肿。腹水穿刺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抽取腹水中积聚的液体来缓解压力和症状。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导致血液回流到静脉系统,从而引起水肿。此外,心力衰竭还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一步加剧水肿。硝普纳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需监测血压变化。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能力减弱,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同时,肾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重水肿。维持充分的休息可以帮助缓解水肿症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对于存在水肿的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和代谢。
66
2024-01-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