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病
淋球菌感染导致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尿道口红肿、排尿疼痛等症状。此时患者会出现尿道口灼热感、瘙痒等不适。确诊后通常采用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2.非淋菌性尿道炎
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可伴随白带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微生物通过繁殖产生毒素刺激尿道黏膜,进而引发疼痛和分泌物异常。主要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前列腺炎
由于细菌感染或其他因素导致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会引起盆腔区域不适、尿道刺痛等症状。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从而出现尿道刺痛的情况。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美罗索前列康片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α受体阻滞剂。
4.尿道结石
尿道内存在结石时,会对尿道壁造成压迫和摩擦,引起剧烈的排尿困难、尿道口刺痛等症状。当结石移动时,会导致尿道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引发疼痛。对于无梗阻且结石较小者,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则需考虑手术碎石取石。
5.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壁炎症,炎症因子刺激膀胱壁,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当炎症累及到尿道时,就会出现尿道疼痛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氧氟沙星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尿常规、尿培养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以减少尿道感染的风险。